一个人,是如何写出一篇文章三天内阅读量突破150万?而这,对我来说,我却从未想过。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一家在行业还算知名的传统企业,但并未从事文字类工作。后来,辞职,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也并未从事在互联网行业很火热的运营类工作,比如说互联网内容运营。我对互联网运营并没有很深刻的洞见,对社交网络上充斥着的互联网人写出的爆文也并没有做过过多的深刻分析。
所以,我并不是专业的。那么我是怎么写出三天内阅读量破150万的文章的呢?
那得从2015年12月份说起。
2015年12月份,我刚到深圳不久,也是我离开那家传统公司来到现在所在的这家互联网公司不久。有一天,一个内容网站的编辑找到我,希望我写一篇文章,在他们的内容平台上发表。
我在脑海中构思了那篇文章的主题,然后下班后,花了两个晚上,每个晚上写两个小时,边写边构思具体的场景与逻辑。大概写了4000字,然后发给编辑。也就有了后来的两天阅读量突破100万,三天突破150万的事情。
那么,我写的这篇文章内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为何会产生那么多的阅读量出来?我写那篇文章时,是按照什么逻辑来写的?
其实一个人的写作逻辑与对文章内容结构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所产出的作品的质量。
@文章只有两种类型
在我的逻辑里,文章就只分为两种:一种是故事类文章,一种是知识类文章。如果要想自己的文章够吸引人,那么你写出来的文章就必须符合这两个大类!换句话说,你所产出的内容文章就必须归属于这两大类中的一种。
现在在社交网络上很多阅读量高的文章,归纳起来,其实就只是属于这两种类型,不是故事类文章,就是知识类文章。
故事类文章,给你讲了一个故事,让你产生共鸣,让你产生了感动。比如说之前的罗*笑的文章在朋友圈里转发无数,打赏无数,阅读无数。再比如,凤姐“求祝福”的那篇文章很火爆。虽然这两篇文章当中的人物最后的发展却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就回归文章内容本身所牵扯的故事性却是让人感动的,能够引起人的共鸣的,或者足够调起观众的胃口。
对于知识类文章,比如说,李叫兽在其公众号上写的文章,给大家提供关于营销与品牌类的知识,每篇阅读量与转发量都让人惊讶。还有一些提供企业管理类、互联网知识类的公众号,文章的阅读与转载量也是可观的,亿欧网、36氪、ZEALER就是此类。
@故事类文章
什么是故事类文章?对于大多数人的理解,故事类文章就是给讲一个故事,比如说作家写的小说,比如知音杂志上的情感文,这就是故事类文章。这些确实是故事性文章,但这样说就未免太有局限性了。
故事性文章就是将一件事情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至于这个故事够不够吸引你,那就取决于故事本身与你的表达方式。说来说去,好像还是上面所说的内容呀?其实不然,举个例子,去年美国总统选举,关于美国选举报道的文章阅读量偏高,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件很吸引人,这个故事本身很吸引人。而这些新闻报道就是故事性文章,文章告诉了你一件事情——美国大选。
此前很多人喜欢看关于明星丑闻、明星私生活的文章,只要这样的文章一出,立马就会火爆。之前一系列明星出轨的娱乐报道,文章也是在告诉你一件事情,一件明星出轨的事情。
所以故事类文章不单纯指代作家的小说、情感故事文,它是广义的,新闻报道、娱乐消息、人物专访文等等,这些都归属故事类文章的范畴。
但观众并不认为这些故事类文章可以让自己学到什么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而是他们想听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让他们很好奇,这个故事能够满足他们的某些欲望。
所以,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观众希望故事:
1、新奇、新奇、再新奇一点
2、感动、感动、再感动我一下,让我流滴眼泪
3、痛快、痛快、再让我痛快一下
4、争议、争议、再有争议一些
而作为故事产出者,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观众们的这些欲望,调动观众的情绪。
@知识类文章
什么是知识类文章,很简单,知识类文章就是你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为什么这类文章会受欢迎呢?因为每个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他们希望他们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而知识类文章恰好就是提出一个问题,然后给予这个问题以答案。其实人这一生都是在寻找问题的答案,寻找人生的真理。
在朋友圈里流行很多这样的文章,“XX企业是如何成功的”、“从XX到XX你需要XX”、“XX企业是如何运营的”、“要想做到XX,该如何做好XX”等等,这种类型的文章,一般阅读量不会太差,因为文章向观众提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正好是观众想要解决的,文章的问题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文章中对于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观众通过文章的回答获得了某种思考与行动的答案。比如说,每年3月左右就是辞职重新找工作潮,在朋友圈我看过一篇阅读量很高的文章《跳槽如何挑到好公司》,这是辞职潮观众们都会遇见的问题,文章提出了“跳槽如何挑选到好公司”这个问题,然后在文章里进行回答。
但如果说,文章提出的问题,不是观众所遇到的问题呢?那么就得看这篇文章与观众个人的相关性如何了,如果相关性高,观众一般还是会去阅读,比如说,一篇关于劳动纠纷问题的文章,提出一个问题,给予一个答案。但对于某个观众,他目前并没有遇见这样的问题,但是他是企业在职员工,未来有可能也会遇见此类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与这个观众就有了一定的相关性了,他在一定程度上会去观看。
对于知识类文章,当文章提出了一个不错的问题时,相应的,文章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是够有深度,够让人深思,能够真正解答观众的疑惑,这种疑惑不一定是行动上的,可以是知识上的,可以是生活上的等等。同时,能够给观众提供一种行动的方案,比如说跳槽还是不跳槽,文章的答案可以让观众进行分析,选择跳还是不跳。
如果文章提出了一个不错的问题,但是回答问题的质量不过关,此文也难以成为好文。
所以,要想知识类文章吸引人,那么文章必须得做到:
1、提出一个不错的问题
2、深刻的回答这个问题
3、让观众获得某种提升
@没有所谓的综合性文章
有些观众认为某些文章它既讲了一个故事又说了一个知识,那它是属于知识类还是故事类?或者这种类型的文章是叫综合类。
不!千万不要去这样想,在我的观念里,好文章没有所谓的综合类文章。
在一篇文章产出时,作者要事先给自己的文章定一个位,我是选择讲一个故事呢?还是选择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作者在写作时不这样定位,写出来的文章,十有八九不会是好文章,也很难去吸引观众。
但很多时候作者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写文章,但观众们看过之后总感觉这篇文章既是在讲故事又是在说知识。其实这主要是观众们对文章的理解并不深刻,比如说,一篇文章,它主要是提出一个问题,回答一个知识,但是它通过场景故事的手段进行表达,观众就会觉得这是所谓的综合类文章,其实不是,这样的文章定位与主题都是知识,所以它归属于知识类文章。反过来,对于故事类文章,文章主旨是想表达一个故事阐述一个事件,但是在故事中还参杂了某些知识,它依旧属于故事类文章。当然最大的可能是作者试图去讲一个故事,但并没有讲好;试图去回答一个问题,但并没有回答到位。
所以,所有的文章都可以归纳到这两种类型中去,任何想打破故事类与知识类边界的文章都不存在,要是存在,它就是一篇差文。
@标题很重要
在这个时代,信息爆炸,要想让自己的文章不至于无人问津,就一定得取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吸引人的标题是关键。网上关于取标题的分析实在是太多了,就此不再讲解。想说一点,关于知识类文章的标题,最好是直接提出问题。
以上是我对一篇高质量文章的理解,当你打算去写作一篇文章时,你按照上面的逻辑去进行思考,进行写作,你产出高质量文章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
@我的那篇破百万阅读文章的分析
现在就以我的那篇文章为例子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
首先我确定了我的文章为故事类文章,文章开头交代背景:
“ 隔壁房子又搬来了一个女孩子,她来的那天是在晚上。当时,我正待在自己的房子里看刚买来的书。她刚来就很活跃,一点都不忌讳这是一间合租房,里面住着七八个人。说话声音很大,对于正在看书的我,对这个不知其面貌的女孩感到一阵厌恶。”
将背景选择在了合租房里,一看这就是一个讲在合租房里发生的故事,对于这个故事的选题来说,相对比较新奇,中国一线城市充斥着外来人口,他们生活在各种合租房里,他们身份各异,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关于此类的故事却很少有人写,尤其是关于在这种合租房里发生的爱情故事,这也是之前有部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深圳合租记》那么火的原因。
题材相对新奇,又能引起众多人的共鸣,而在社交网络上阅读文章最多的人群也属于这类在一线城市租房打拼的年轻人。
“ 小梅在我的房间里待了很久,我们聊着那些关于爱情的故事,气氛变得越来越暧昧。那晚,我亲上了她,她没有拒绝······她那时突然说了一句:“老王,我是不是不是一个好女孩!······我心突然感觉到了一股忧伤,我没有再继续下去····”
于是,我在文章中构思了个爱情故事,同时在合租房里开始发现关系,但又没有继续下去。这勾起了观众的欲望,引起了观众的争议,为什么不继续下去?她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女孩?这一切都吸引着观众看下去。
“ 我只是知道她对于性爱并没有什么在意的,这种不在意就像人要吃饭一样,平常又普通,或许是我们这种在城市里流浪的人,早已经对这个失去了那份忠贞。就像我们吃饭没有固定的地方,饿了,就会在这座城市里随便一家餐馆解决温饱问题,不会在乎饭菜的可口美味,因为在乎不起来。只是没想到,我们的性爱也变成了这般,不在讲究,只求温饱。”
同时,在故事中,我试图让观众产生共鸣。通过故事讲述女主角对性爱的观念,同时以性爱用城市流浪人吃饭这种非常形象化的比喻表达出来,在潜意识里扩大到说明了在这个时代里,在这群人中关于性爱的一种观点。同时,城市流浪人吃饭这种普遍都会经历的事情,会让观众产生共鸣,调动着观众的情绪,让人叹息,让人感动。这样的共鸣形容在后面又有体现。
于是,合租房里又搬进来了一个人,是个男生。大家都还是像往常一样,各做各的事情,合租房里有人离开,有人进来,就像这座城市一样,有人拖着行李过来,有人拖着行李离去,而包租婆照样出租她房屋,对来往的流浪者没有半点感情,这座城市照样在向前发展,新起的高楼,新修的道路,灰尘飞扬的工地上走了一批人又来了一批人,写字楼里离开了一些人又招进了一群大学生,多么阳光有朝气,又充满激情与理想。
同时为了调动观众的胃口,在故事发展中后期,我引进了一个人物,来到合租房,并且与女孩发生了关系,让故事产生了矛盾冲突,矛盾冲突自然对应着观众的争议,也自然调动着观众的情绪。
于是在故事发展达到矛盾高潮时,我将故事进行嘎然而止,不拖沓,让观众看得特别痛快。同时在故事结束的最后一段设置一个故事场景,进行对话,让对话给观众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感动,让这种情绪久久难以忘怀。
“ 最后打了一段字给她:在这样一座城市里,很多事情都已经分不清对错,人还分什么好坏呢?我们都只是在这里寻求那么一个安身之所,只是不想让自己变得那么孤单和卑微,心安就好。她隔了一会儿,回了一个微笑的表情,那种正式的微笑,就再也没说过话。”
当我把整个故事内容与逻辑制作好之后,还缺一个标题,一个够吸引人的标题,这个标题是关键。一开始定为《出租屋里的女孩》,但不够有悬念、不够有让人看下去的冲动。于是,发表时定为《出租屋里新来的女孩勾引我,上床到关键时刻她的一句话却让我退缩》标题就已经开始在讲一个故事了,它悬念够,且埋藏了很多伏笔,让人有看下去的冲动。于是被编辑刊发,三天突破150万阅读量,之后众多网站与微信公众号进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