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深受感触,尤其他笔下的《谈读书》、《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等篇章,不免让我联想到如今的沉溺于网络的广大青年或者说匮乏精神食粮的青年们。
当时是极其厌恶这个时代的,浅薄地认为这个时代与五四时代相比,存在着足以让人毙命的浮躁与虚伪。
我崇敬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们,他们敢于反抗,敢于发声,全凭着那一股子热血,梗着脖子用笔写下浓烈的爱国情怀。难能可贵的是,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下,在鱼龙混杂的文坛里,涌现出如此之多有真知灼见的知识分子,他们留下的作品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那是五四时代知识分子们所特有的精神面貌。
由此审视现代群体,很容易生出一股无力感。人们头上顶着浮躁的光环,自生出“独特”的气场,来不得半点质疑,现代社会是沉默的,同时有什么东西在发酵着,时间长了就是那充斥着瘴气的沼泽。
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很危险,现在看来当时是走进了死胡同,这样的比较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也存在着偏颇。
我想说在五四时期的四亿多人民里面,能涌现出这样一批有识之士是中华民族的幸事。同时,21世纪的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出现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这其实反映了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明显,时代特征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五四时期的社会矛盾是十分明显的,人民要推翻封建统治,争取解放,争取进步,抵御外敌;文学便推行白话文,创作新体诗,歌颂自由,从思想上救国,所以知识分子们有话可写。而现代社会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样“温和”的矛盾难以激发五四时期那种犀利尖锐的措辞,何况21世纪不乏揭露批判社会现象,暴露人性的文章。
除去这一点,我的认知还出现了很大一个错误,那就是以偏概全。
不能以这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来代替所有的群体,在四亿多的人口基数面前,他们算得上凤毛麟角,这就意味着还有很大一部的人处于麻木跟风或者依旧愚昧的状态,他们是需要被唤醒的那部分。那么21世纪的广大群众处在浮躁的状态似乎也是合理,我们不缺乏优秀的知识分子,只能说深植于人性当中的麻木依旧未能根除,即便换了时代,人们也只是从一个沼泽跳到了另一个沼泽中。不能完全否认现代社会的进步性,起码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还是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精神层面的提升实在不敢恭维。
最后需要自我反省,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看待问题时有太多主观臆断,对于社会的体验和观察尚未开始,便做出这样轻率混乱的判断,眼界实在逼仄,有待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