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课的作业中,小伙伴们把碎片化技能用得如火纯情,碎片化技能简直如全能王的存在: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英语,碎片化学舞蹈,甚至延伸开来可以碎片化锻炼,碎片化正念。
然而,我发现不同事情的碎片化时间管理,得到的效果不一。每周我都会备课,当我确定这天要完成备课时,我会在空闲时间搜集材料。比如说我明天讲述的章节是“非参数统计”,坐地铁时我会用框架思维打好“腹稿”;在午睡前补充非参数统计和参数统计的差异,不知什么时候的一两分钟,我想好“心理统计每日一刷”的内容等等。当有大段时间可以写教案和ppt时,如果突然被打扰到,也能够瞬间回到备课写作中。但是另外两件事,却让我非常烦恼。我想写一篇文章,“王阳明打怪兽”,并且也用框架思维写下了撰写提纲:事件--成功秘诀--对国家的贡献--对人们的贡献--对哲学的贡献。但是我就是写不下去。即使有大段的时间给我 ,我也会对自己说,先回复下微信,1分钟就好。另一件是儿童情绪教养课程学习心得,同样是列好撰写提纲,但是始终无法下笔。这就是大叔所说的“把大块时间碎片化”。我在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1. 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同。对于统计课程来说,这件事是每年都在做,每周都要做,甚至每天都会觉察到相关知识。甚至看到一个新闻,我都会“孕妇效应”,发现统计无处不在。这样的积累,使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轻松做起来。但是对王阳明先生的认识,我始终质问自己,我真的了解所有的王阳明吗?事实上,如果我要写下"王阳明打怪兽"这篇文章,不需要把王阳明先生的所有书籍或者所有有关王阳明的书籍都读一遍。但是我对自己的质疑,则是对没有足够知识积累的质疑。
2. 最小时间单位产出因事而异。如果对不同任务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不足,那么最小时间单位也会不一样。虽然只有1分钟,但是我会按照理解顺序和递进关系,迅速排版某一张ppt的内容。但是如果我是要找有关王阳明先生在江西剿匪的图片,可能就不是1分钟能完成的。
3. 产出不一,价值感不一。不同任务用同样的碎片化时间管理,得到了不一样的效果,结果会怎样呢?对于效果好的任务,我会越来越采用这种方法,花最少的大块时间完成有价值的任务。对于效果不好的任务,我会对自己说,碎片化管理的方法不适用,得用大块的时间。如果在大块时间依然做不好,价值感就会消失殆尽。这样的归因,让碎片化时间管理背了黑锅。这无关方法,关于“知行合一”。
什么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the unity of Inner knowledge and action。先生在《传习录》中有阐释: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我知道碎片化的工作方式要用到”王阳明打怪兽“的文章写作中,但是没有很好地去应用,那岂不是根本不知道碎片化工作方式?
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了?我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制定不同的碎片化的工作模式啊。积累不一样,最小单位时间产出也可以重置,可以同样的心流体验。我知道要写“王阳明打怪兽”,并且设定最小时间单位,花1-3分钟找个宁王的图片或者拟个“平定宁王大怪兽”的标题,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15-20分钟,写个龙场悟道的主要思想关键点;花了30-45分钟,写个王阳明江西剿匪事件的主要时间点等等。因为我不擅长,我可以慢慢积累,每天都写上一两点。
最后附上大叔第三课思维导图,把大叔提到的方法用起来,期待出其不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