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例说诚意、致知、格物
节选:
必实行其温凊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
必致其知如何为温凊之节者之知,而实以之温 清;致其知如何为奉养之宜者之知,而实以之奉养,然后谓之致知。
必其于温凊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当如何为温凊 之节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于奉养之事也,一如其良知之所知当如何为奉养之宜者而为之,无一毫之不尽,然后谓之格物。
第9节讲的是阳明先生回答学生关于“格物、致知、诚意”的疑问。阳明先生用的“冬温夏凊”的例子来谈论格、致、诚、正的道理,强调行动要跟上,完全、一毫不剩地落实到实际中去。简单说来,先生的意思就是,为父母暖被窝或者扇扇子还不能理解为“格物、致知、诚意”,只有真心心疼父母,将父母的冷暖作为自己的冷暖,不把被窝暖的像一个小火炉一样便不抽身、不到父母额头上一粒汗珠没有的地步就不收手,便不能算是“格物、致知和诚意”。
用看书打个比方,所谓“格物”,即是认真看一本书,仔细研究内中所要阐述的道理,并且拥有自己的判断;所谓“致知”,便是去心无旁骛的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再回到书中的理论和内容上来;所谓“诚意”,便是无论过程多么的麻烦复杂,都能遵循自己的心,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慢慢品评。所以这三件事,看似三样,实质上是一件,就是看好书,悟好道。
此外,格物、致知、诚意后面一般还跟着一个“正心”,其实也是水到渠成,因为,若是格物、致知、诚意的功夫都下到了位,心岂有不正之理?
第10 节:道之大端与节目时变之详
顾东桥提出,圣人和愚人都具有良知良能,“道之大端,易于明白”,不必特别学习。反倒是随时变化的细节项目因其变化万端不可预测需要学习研究。
王阳明则认为, “节目时变之详”这些东西,圣人不是不理会,而是没有将他们作为头等大事来理会。头等大事依然是致自己的良知。世界上太多的人,连自己手边那些已知的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却踮着脚去眺望那些远处模糊不清的未知的事情。忽视易于明白的大道理而不用,反而追求难以理解的东西当成学问;事理上分清了,行动起来又糊涂了,这不是真正的致知。致知一定要落实到行动上,不行动的不能认为是致知,“行”是致良知的一个内在的要求和规定,知行一定要合一。
至于舜不告而娶,武王不葬而兴师,然而舜与武皆成为中国儒家的道德之典范,只因其“子之为子,臣之为臣”之准则正是来源于自由自律之“良知”。良知唯在心中致,离开本体之心则无良知可致。他们在解决“节目时变之详”这些问题时,所依据的判断标准依然是自己内心的良知,除了良知,真的没有第二个标准可以作为人恪守不渝的圭臬了。
第11节: 知行合一之功
在阳明看来,能够致吾本心之良知,事事物物便可各得其理,这就是知行合一之功。按照“知行合一”的体用关系来认识日常事情,那么人的一切行为,如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慎思、温故知新等都是知行合一的,绝非两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