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学习中省略过了几个重要的模型,为了加深一下记忆,做一下小结
软件测试的模型:
V模型:
V模型结构步骤: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这其中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针对单一程序模块进行。
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在单元基础上,测试各模块间的接口。
系统测试将整个软件看做一个整体来进行,包括功能,结构,兼容性。
验收测试分为三类:①alpha测试,也叫做内测版,有开发人员参与②beta测试,也叫公测版,面向所有用户,有用户反馈来进行代码的改进③gamma也叫候选版,与正式软件相差无几。
优点:既包含底层测试(检查源代码质量,如单元测试)也包含高层测试(系统测试),清楚的标识了开发和测试各个阶段,自上而下逐层求精,风分工明确,便于把控。
缺点:自上而下的顺序导致了测试在编码之后,导致错误不能及时修改,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需求不断变化,工作量大,灵活度低。
W模型:开发测试同时进行,两个V模型结合而成。
优点:测试伴随整个开发周期,需求和设计同样需要测试,更早的进入测试,可以发现初期缺陷,修复成本低,分阶段工作,方便项目的管理。
缺点:开发和测试依然是线性关系,需求的变更调整依然不方便,没有文档无法执行,对项目人员要求高。
H模型:将测试活动独立出来,分为测试准备(测试分析,测试策划,测试设计等)和测试执行(测试执行,测试总结评估)两个阶段,并形成一个与其他流程彼此独立的流程。
总结:V模型适合于小型企业,W模型适合于中大型企业,H模型对人员要求非常高,很吵有公司用。
黑盒测试可以分为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
1、逻辑功能测试、2、界面测试3、 易用性测试4、安装测试、5、兼容性测试
性能测试:
1、时间性能、2、空间性能、3、一般性能、4、稳定性测试、5、负载测试、6、压力测试
在进行黑盒测试时我们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不需要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它将不能穷举的进行分类,从而保证完整性和代表性。
操作步骤:1、确定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2、有效等价类划分(题目条件,边界值,中间值)3、无效等价类划分(跟有效想法,其他特殊情况(中英文,特殊字符等))。
等价类划分细节:
1、考虑输入长度2、考虑输入类型3、组成规则4、是否为空5、是否区分大小写6、是否去掉空格7、是否重复。
边界值分析法:边界是对于输入等价类和输出等价类而言,稍高或稍低于其边界值的一些特定情况,边界值分析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
思路方法:找到测试数据的边界点即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的边界点,对边界点进行专门的测试,以及边界值的左右临界值来测试。
边界值小结:边界值思想应该是选到边界和刚超过的值,来进行测试,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边界值和等价类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