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写诗的人是宦官,一边做官,一边写诗;写的诗为世人所传颂,通过诗能反映作者的个性与生活的坎坷。诗人内心矛盾的,一方面忧愤仕途不好,一方面想隐居山林,过天人合一与世无争的生活。这样的生活理念一直传承到现在,影响了现代人,当今现代人工作节假日闲暇之日走进大山里,看山看水,体验归隐的生活。现代交通四通八达,景区到处是人,这样的感觉也体会不到。古代写诗的人大多数是家里有环境的,不用为吃穿住发愁,可以玩情怀在一起写诗畅饮。
如今,“文学之路”该如何走下去?你解决了自己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吗?想必很多人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甚至有部分人是纯文学爱好者,想通过这个谋生,比较难的。写作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之一,因为它是创造性的劳动,你必须要战胜的是最难战胜的自己。你得长期在具体的“写”这个动作里去磨练技巧,而不是简单表示理解了某种技巧。需要超好的耐心,超能耐久的长期坚持。要码字,就得把自己绑在椅子上老老实实码字。而且码出来的字要有价值,需要大量的精力是我们自己无法估量。凡是会电脑的都可以在网上写东西发感概,想成为作家,本以为自己有这样的写作优势,百度一搜,发出有一大批人跟自己一样有这样的追求,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庞大。
如果觉得基础知识薄弱,单靠“一腔的热情是不够的”的,应该花时间精力来掌握一些基本写作知识了解行业常识、竞争规则,有了一定的准备之后再动笔,这样能少走弯路。准备工作要适度,过度了会消耗作者的创造力。人每天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在脑海中初次成型一段全新的、有价值的思维产品的时候,这是你的大脑神经速度最快、逻辑最清晰、情感最丰富的时侯,此时趁机赶快写,减少无意识的拖延。
“走文学之路是唯一选择”,这句话太绝对,有盲目的一面。鲁迅原来是攻读医学的,后来却成了大文豪,半路出家也有成功的。文学之路前面是布满荆蕀的,我目前是做装饰设计,对本职工作特别喜欢,但文学是我的一个梦,不想放弃,不奢望成为大贤大哲。汉语言文学课程修得差不多了,有时侯做梦梦到自己写了几百万字,成为众人的精神领袖,说得话句句都是经典。想想也好笑,还在做白日梦。读文学要读进去,现在还停留在这个阶段,再想办法读出来。准备读成些历史哲学与文学相通的东西,再以知行合一,以经历或现实体悟文学,这时眼光会很开阔,有脉胳打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