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把这本书的内容写的简单些,但太干就成咸鱼干了,说不明白。整理的再好的笔记也不如直接去看书,我写这些是希望能更好的把书中的观点利用,如果看到的朋友能从中找到一丝共鸣和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也算没有浪费读者的时间。)
今天说一说作者关于提问的一些学问,便签法提到信息需要经过提问的方式提炼成对自身有用的知识。越品这本书,越觉得作者的思想如火花四溅,行云流水,使人看了之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哦,作者说的真对,我平时也是这种状态”利用作者的话说,我们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思想,凡事呢都要问一个问什么,所有书中的观点都要问一个“作者的这个观点跟我有关系吗?”如果没有关系,说的再好也应该直接舍弃,放在我们这里是需要耗费能量,占用我们的脑空间的。那应该怎样提问呢?有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回答呢?这都是学问,看看作者是什么说的。
人们应该怎样跳出以往的条条框框,开始崭新的生活?哪些事物能够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无限潜能?教练帮助学员把理想变成现实的终极工具是什么呢?
提问!
提问能引发人们深层次的、创造性的思考。使人们主动思考,发挥出超出自己想象的力量。如果一场培训老师一直在讲,学生记录了慢慢的一本的笔记,这样的效果好吗?根据记忆曲线,7天基本就忘的差不多了。如果要是采用多提问的方式,即使没做一点笔记,但努力思考了老师提出的问题,无形中跟自己的情况结合了起来,收获是大且长远的。
如何提问?!我们提问的时候,要想方设法提出能真正从中学习的问题。
一种提问是为了得到正确答案;另一种提问时为了进行有效的学习。前者常问“是什么”“为什么”,后者常问“如何”“你都考虑哪些方面”。比如,女朋友要跟你分手,你若想给这段感情增加一个错误,那就去问“为什么”吧,这样你得到的八成是“结论”(最明显或最近期的单一理由)。虽然这结论也不能算是错误的答案,但除了痛苦和困惑,你一无所获。怎么提问才能摆脱这些呢?除非你通过提问得到真正有意义的“解释”(比较系统或有逻辑的一系列行为)这样也许不能挽回这段感情,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学道经验。较好的问题是“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再看下面这些对比:
“为什么客户说我们的产品不实用?”——“客户是如何对我们的产品形成不实用的印象的?”
“你为什么在外面找小三?”——“你是如何变的有家不愿回的?”
”为什么我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我是如何规划自己的工作和能力的?“
不问当下的问题,问关于这类问题的理解。
”你为什么不喜欢我?”——“你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你说去哪旅游好?”——“关于旅游,你通常从哪些方面考虑”
如何回答?一种回答能够给出正确答案,一种回答能促进正确思考。在回答别人(孩子、学生、下属等)的提问时,提醒他不要太关注正确答案,促使他思考自己的提问。
扼杀问题的最大凶手是什么?不是粗暴的打断,而是正确的答案。例如:一个孩子兴致满满的问他的爸爸“水为什么会流动呢?”爸爸说“因为水是液体。”正确答案往往是事实性的知识,对孩子而言探索未知的兴趣是最需要我们呵护的,而正确答案扼杀了他的兴趣。怎样回答能帮他提升学习能力呢?这样提问:”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你认为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找找答案吧好吗?水变成冰还会不会流啊?等等。
对成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关联自己的能力。正确答案看似满足了好奇心,实际上把学习者探索未知的热情转化成了记住知识的苦差事,例如老师要你背诵公式,课文,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使自己成为以知识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所以我们老觉得自己缺知识,实际上我们缺的是怎样让知识为我所用。
比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尽力消化和应用学到的知识。
作者指出长期关注正确结论易患“知识消化不良症”——得到的回答跟没得到一样,读了书跟没读一样,记了笔记跟没记一样,参加了培训跟没有参加一样,跟自己联系不上,加工不出自己的应用,转化不能自己的能力,营养吸收不了,所以就是“知识消化不良“。
怎样让学过的知识为我所用呢?拆书法,也就是便签法,熟练运用就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在把信息跟自己联系的时候除了上面的提问和回答作者给出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框架,针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下面我们开看一看这个”干货“吧,至少我认为是干货,总结为8个字”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前(前车可签):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禁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问题会有多严重?
适(适得其反): 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么有类似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河汉界) :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边界在哪里?
估计好多人看到这些提问会觉得很麻烦,头大,我也有同感,但是要想找到问题的根源,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让有用的东西指导自己的行为,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所以有时候还是不能总怕麻烦,你说呢?估计掌握了这个方法,熟练了就不觉得这么复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