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在亲密关系中非常重要。我们沟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希望对方理解自己。但我们都不知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你以为对方接受了70%的信息,却可能发现他只接受到40%的信息。这就是人际隔阂。
在生活中,你经常能发现这些情况。比如你正在和你的男友聊天,你希望他下午能抽出时间去陪你看电影,因为你之前已经说过好久没一起看电影了。这时,你问男友说“你下午能抽出时间吗?我想和你在一起?”男友这时可能在忙工作,他听到只是抬头回了一句模糊的回答。女友可能就觉得你应该要明白我的意思啊,都这么明显了,可不幸的是,男友就是没明白过来。那么女友就会为男友的冷淡回应而伤心难过,而男友一点儿也没发觉。
别以为这是男生不懂情趣,回想生活中的沟通,你确实能发现很多这样的情况,对方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非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指我们除了口头言语的表达之外,通过对方的表情和动作就能判断其他人对自己的 态度。
非言语沟通的三种主要特征是提供信息、调控交往、界定人际关系。
提供信息,我们通过对方说话的情绪和语调来判断他的真实意图。比如,我们在微信上沟通,为什么喜欢加符号表情一样,因为你怕文字表达不了你最真实的意图。
调控交往,从一开始的谈话,如果对方表达出对你的话题感兴趣,你会根据他的我这方面反馈而继续说下去。比如和家长沟通,有些家长在孩子想要表达的时候,展现出极大点点兴趣鼓励他表达。
界定人际关系,两个人的说话站立的位置也能观察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员工和老板,一个人站着而另一个人坐着,你马上能判断出他们的身份关系。
非语言沟通的组成
记得几年前我看过一部香港的电视剧,里面的一个角色就是微表情专家,他通过对一些嫌疑犯的表情来判断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那时觉得他好厉害啊,如果我能学会,我就能知道身边的人到底有没有说谎了。
面部表情是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那些大笑、伤心、哭泣、愤怒,都是很容易辨别的。但我们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表露在脸上,可如果仔细观察,一些微小的表情还是会泄露我们的真实意图。比如短暂的流露,和朋友聊天时,虽然他很认真在听,也会适当回应你,但你发现他的表情并不是很感兴趣。
除了面部表情,我们还可以通过“注视”来判断一个在和你交谈的时候,对你的话题是否感兴趣。一个在交谈时注视着你到底眼睛,你会发现他是认真的倾听的状态,从而明白自己的话题是让他感兴趣的,而另一个人的注视之后便马上转开的人,显然明白自己会更喜欢和前者聊天。在恋人面前,我们更喜欢注视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在身份信息上,也能听过注视来判断,谁是上司与下属。一般上司讲话的时候更多的注视 ,倾听的时候更少注视,而下属正好是讲话的时候更少注视,倾听的时候更多注视。
身体姿势也是表达的一种,它比面部表情更容易“泄露”自己的情绪。比如女孩子在某些人面前,会经常的抬手弄一下自己的刘海或者整理自己脸上的碎发,都是为了让自己在某些人面前保持最好的状态。通过这一点点的行为动作,如果你知道的话就会明白她的意思。还是老板和下属的例子,老板的身体状态更多的是开放的,不对称的姿势,他们占据的空间很多。而下属的姿势相对的封闭、对称的姿势,他们占据的空间比较小。
身体接触比如握手时的感觉和力度,握手有力且时间长,就属于性格比较外倾和开放。我们喜爱小孩会轻触他的脸颊,同情一个人会拍拍他的肩膀,讨厌一个人会推开他保持距离。不同的身体接触都代表不同的我含义。
身体接触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人际距离。我们把人际距离分为四种:
亲密距离,0~0.46厘米。这范围的距离一般是面对面站着的人,不是恋人就是仇人。
人际距离,0.46~1.2米。这范围的距离一般是好朋友或者好闺蜜,熟人的距离则更远一点。
事务距离,1.2~3.7米。这范围的距离一般就比较事务化,比如和面试官的距离。
公共距离,3.7米以上。这就是比较结构式的交往,比如课堂上的师生。
我们可以根据人际距离的远近来判断人们的关系程度。
除了以上这些非语言沟通的组成部分,副语言则指出了言语过程中的词语之外,声音的节奏、语调、音量和速度。我们都能通过对方的这些特征来辨别他是否很着急、很生气、很累。
通过这些所有的非语言沟通,我们就能判断一个人交谈时的真实意图和状态。
非语言的敏感性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能熟悉运用和了解这些非语言沟通,那么对于夫妻之间的沟通会有更显著的效果。一般来说,女性的直觉比男性更容易运用微妙的却真实的非语言来判断实际情况。假如一对夫妻,妻子的非语言沟通在外人看来都能明白的意思,要是丈夫还没明白,那就是丈夫的过错。虽然男性这方面不如女性,但欣慰的是通过仔细观察、用心思索,我们都能做得更好。
言语沟通
非语言沟通很重要,那么言语沟通就更加重要。
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是指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的过程,它是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不共同拥有一些私人的、相对相对秘密的信息,他们的关系就称不上亲密。
大多数人际关系是以肤浅的信息交流(即“浅谈”)为起点的,然后再逐渐地转到更有意义的披露。就像我们新认识一个朋友,会随意讨论一些不带个人色彩的问题,“你在哪儿工作呀?”“你的工作是什么”。随着沟通的进一步交流,沟通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和越来越深。
比如认识的新朋友,如果对方表露的多,我们也表露的多,对方表露的少我们也会表露的少。这是一种相互作用。随着关系的深入,我们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程序的表露,这也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比如刚认识的朋友,一次性说太多,太快是危险的,因为交浅言深,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不符合期待,往往留下糟糕的印象。所以双方的交流经常保持耐心,让对方因为相互作用而逐渐加深你们的亲密关系。
一旦你们的关系确立,不需要更多的相互交流,比如其中一方可能表露太多自己的私人关系而得不到回应。这里不是希望对方也像我一样表露同样的信息,而是希望对方因为自己的表露而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爱。如果得不到回应,我们就会对亲密关系的沟通不满意。长久来看 ,我们不可能在亲密关系中没有任何的秘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如果他们认为这些秘密是有利于两人关系发展的,他会毫不掩饰地表露出来,但如果相反,因为这些秘密的表露会伤害两人之间的关系,他会选择隐瞒。这样亲密关系和对隐私的尊重,两者达到了平衡。
在亲密关系中,符合情景的自我表露能在亲密关系中孕育喜爱和满意。的确,在亲密恋人之间,他们会有更多的秘密暗语。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暗示,他人是听不懂的,只有他们才能听得懂。这样的自我表露越多,亲密关系就越满意。
言语沟通中的性别差异
在本书的前面已经说过,男女两性的相似性远大于差异性,但在非语言沟通上的不同风格,确实存在差异。
男女双方之间交谈的话题不同。女性更多地是交流各自的情感问题,和一些私人的我物品。而男性更多地是谈论没有个人色彩和客观的内容,讨论活动找一些乐子。因此,男性不同于女性,更倾向于不到个人色彩的话题。
谈话风格的不同。女性往往不如男性说话那般强硬,她们更多的是间接和具有试探性的。比如对一件事的主张,女性倾向于用模糊两可的回答:“好像是这样的”。而男性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会更加地有把握和果断。
从传统的刻板印象来看,女性比男性更健谈。但事实证明却不是的,虽然女性比男性说的单词数量要多,但如果男性一旦开谈,就开始滔滔不绝,不容许别人打断。女性虽然说话较多,但很少作长篇独白式演讲。
女性比男性在沟通中会有更多的自我表露,也更加能引导对方进行更多的自我表露。男性比女性在同性之间也比女性与同性之间的自我表露要少。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男性常常依赖于从女性那里得到温情和亲密,而女性却相反,他们更多的不太依赖男性。
工具性对表达性。这里表现出的差异性是性认同差异,这种差异更多地是与性别角色而不是生理性别有关。女性能更多与亲密的朋友表达言语沟通,是因为她们具有更多的表达性,可以谈论自己的情感。具有表达性的男性也同样可以。所以把双方的表达性水平的因素加进来,男女之间的差异就比简单的把男性和女性归于一类来的重要。
但确实生活中有些男性属于低表达性,高工具性的特征。他们在生活中比较沉默寡言,女性则比较开放。他们对双方的言语沟通方式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或许一件事对于女性来说是没什么关系的,而男性缺觉得很严重。虽然起初的时候,大家都觉得男方不爱说话,女方爱表达,正好是互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却是不适合的,女性的健谈会让她更多地掌握话语权,男性会觉得自己的地位被破坏,两人就会陷入困境。
的确,男性比女性更看重工具性的沟通技巧,比如给出明确指示和命令的能力。女性比男性更看重表达性的沟通技巧,比如表达关爱和情感的能力。不过男性和女性都认为在亲密关系中,表达性技能比工具性技能更加重要。
沟通障碍及其应对
在不满与痛苦的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意识不到双方都对彼此产生了隔阂,沟通不良是亲密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沟通不良
通过仔细观察幸福伴侣和不幸福伴侣之间的沟通行为,你能发现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与他人交谈时,那些话是不应该说的?
研究者发现,不幸福的伴侣经常存在以下三种沟通模式:
偏离主题,从一个问题引发到另一个问题,从来不会在一个问题上花费长时间的沟通。比如“我说的你从来不去做,你和你母亲一样固执,你老是站在她那边”。一个问题扯来扯去,结果什么也没有解决。
缺少耐心倾听,不幸福的伴侣经常会出现不听对方把话讲完,就以自己的判断去理解对方的意思。认为对方无需询问就能理解伴侣的思想、情感和观点,会有读心术。还有其中一个表现,打断,在沟通中,如果是表扬和赞同是可以打断的,但如果打断是为了反对意见和转移话题,就会让伴侣感觉到不尊重和欣赏伴侣。苦恼的伴侣还总是能在对方的谈话中找到不可行的办法,比如对方是要作什么,他总能说是的,不过,会让伴侣觉得你在不断地表达批评。不幸福的伴侣还会用反向抱怨来应对抱怨,不去关注那件事,而是用另件事抱怨对方。
消极情绪,伴侣之间往往会出现不断地贬低对方的人格和尊严,不去批评正在发生的矛盾,而是转移到人身攻击。伴侣对这种方式的回应就是防卫,寻找借口或者拒绝反向抱怨,发起强烈的反攻,有些还可能发起石墙,有些丈夫就是拒绝说话,退守到冷漠的沉默中。比如在亲密关系中,妻子会非常讨厌丈夫的沉默。
想要避免这些问题并不容易,想要解决需要视情况而定,我们或许需要表达更为清晰、不太有火药味的信息、更好的倾听、保持冷静和礼貌,有时这三条都需要做好。
精确表达
其实那些批评伴侣人品和品德的抱怨会贬低伴侣,往往都是小题大做,把小问题看成严重的,不能解决的问题(想想有时候,双方都只是在防卫自己不受伤害来应对伴侣的抱怨被攻击)。如果伴侣之间尽可能清楚明白、详细具体地指出惹怒我们的特定行为,伴侣间的沟通就会变得更为明智、准确。这种方法就是行为描述,把重点放在可处理、单独的行为上,改变行为比人格容易。
行为描述指特定某一件事,不应该用“总是”或“从来不”这样的词语。我们应该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一方面使自己辨识自己现在的情绪是什么,也能拥有和承认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伴侣身上。因而我们应该说“我现在感到很生气”,而不要说“你真的惹怒我了”。
准确、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用第一人称,陈述句的方式,比如小孩子把房间弄得一团乱,你应该说“宝宝,你把房间弄得这么乱,妈妈现在很生气,因为我刚刚我整理好还不到一个小时”,而不是说“你怎么老是弄乱房间!”
积极倾听
在沟通中当我们接收对方的信息时,有两个重要的任务要完成。
第一就是要准确地理解对方要表达的信息。第二是要表达对对方的关注和理解,让她明白你在认真听她说话。这两个任务可以听过复述来完成,即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对方的意思,让传递信息者有机会肯定那就是他想要表达的信息。这样做是为了更完整地理解对方的意思,来检验自己是否理解正确。这样看起来或许会花些时间,但为了良好的沟通是值得的。
就像笑来老师一直强调的,多花些时间和伴侣沟通,让她明白你的想法和意思,会避免很多的争吵而节省吵架的时间。
还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知觉检验,它与“读心术”恰恰相反,在进行自觉检验时,人们要求伴侣阐述自己说过的话,澄清某些说辞,从而让自己明白对伴侣的推断是否正确。表达了自己的专注和兴趣,也鼓励伴侣更加地开放:“你好像对我的话很不安,对吗?”
人们在谈话中能够复述和检验自己的知觉,能积极主动地理解伴侣所说的话,这种关心和体贴会得到伴侣动物极大赏识,积极倾听能避免很多家庭中的矛盾。
守礼而镇定
虽然我们上述讲了那些沟通技巧,但是在人大发脾气或者充满敌意的时候,我们是不会运用这些技巧的。而且在遭受对方的贬低和抱怨的时候,我们也很难平复心情。因为如果可以,应该在对方被激怒之前就能保持清醒,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技巧。如果有可能就应该要先允诺对方会冷静对待我们的谈话,我们能彼此礼貌地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转变观念,“诶,我 没得挚爱竟然和我是不一样的想法,那是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而不是觉得“他没有权利这样数落我”。这也是一种方法。
双方在冲突的时候,都不应该有报复心理去攻击对方,可以试着让争吵暂停,自己出去冷静一下,“亲爱的,我现在太生气了,解决不了问题,给我10分钟让我冷静一下”,然后深呼吸,你就会平静很多。
尊重和确认的力量
良好的沟通包括很多构成要素:有意识地努力传递清晰、直接的信息,认真倾听,即使出现争吵也保持礼貌和克制等等。但最关键的要素却是明确地表达出对伴侣的观点的关心和尊重。我们也期望从伴侣那里等到关心和尊重。所以对伴侣的确认,即承认他们观点的合理性,表达对他们立场的尊重,一直是亲密关系中值得拥有的目标。
确认并不代表你和他的观点一致,即使你是相左的,但也可以表达适当的尊重和支持,也不需要虚假和谦卑地屈从他的观点。
这里所有提到的沟通技巧都可以创造反应灵敏、充满关心的沟通环境,从而减少伴侣之间的争吵和影响。只要通过这些练习,并保证即使出现困难,彼此也要保持礼貌和尊重,你甚至能让亲密关系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