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目前87000名高中毕业生还在焦急地等待大学录取结果。其中不乏在法国“高考”中发挥出色的尖子生,这是为什么呢?
高考后,高中毕业生需要在网上填报志愿:选择大学专业课程的网站是法国大学入学分发系统“le site admission post-bac”,简称“APB”。该网站是高中毕业生进入心仪大学攻读专业课程的必经途径。
距开学仅剩一个半月时间,高达87000名高中毕业生尚未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17岁的Titouan属于“无着落”年轻大军中的一员:他以18分的优异成绩(满分20分)通过了理科会考,所选志愿是STAPS(体育科技与运动学专业)。但是,目前这个尖子生在所申请的所有院校中,统统排在“待定名单”上。
事实上,法国公立大学系统因“向所有人提供教育”的办学宗旨,一直被禁止进行入学筛选。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学校的客观接收能力有限,某些“潜规则”化的针对候选人的筛选一直“暗中”存在:学生所报志愿的顺序可能会影响录取结果,一些大学甚至对外宣称,学生的入学资格取决于“随机抽签”。这种“一视同仁”的录取理念自然也阻碍了部分法国公立大学的精英化进程。目前,法国已更改了教育法规,允许大学对入读硕士第一年设立甄选条件、允许审核学生申请材料、或进行考试、面谈。
Titouan不无气馁地表示:“当我得知‘候补’的消息时,的确有点失望。我已经参加了几个大学生咨询会,工作人员跟我解释了录取过程。我了解规则 [...] 不应该有消极的态度。抽签做法会帮助那些成绩不佳的学生顺利上大学”。Titouan的父亲则表示相信儿子的能力: “现在我们必须承认,Titouan今年是没戏了。但是他非常上进,也做好了复读的准备”。
志向明确的高中毕业生安托万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他从小学起就想成为一名律师,并在APB网向14所高校法学院提交了申请。作为有志者众多的热门专业,这些大学的法律专业似乎已经满额。安托万抱怨道, “最糟糕的是,甚至没人看过我的申请材料,我不想让抽签来决定我的未来”。
此外,学习成绩没那么突出的Tancrède感叹道, “当然有人成绩比我好,但我并不觉得自己就因此没资格上大学。我想学习人文课程,以后参加选拔考试投身国防工作。我想帮助那些保障社会安定的人 [...] 但我从没料到我的未来会被一个软件操纵”。
即便到到9月中旬不少毕业生能够入学,但他们往往无法在心仪的专业就读:被分配到不喜欢的专业会增加学生学习受阻或辍学的风险,不利于长远发展。部分被录取、但未选到理想专业的高中生就在考虑要不要出国留学。例如,获得优异成绩的Philippine最终决定前往英国留学: “我的感觉是,APB网站使用的算法一点也不人性化。在填报志愿到录取的人生关键时期,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更好的解答和帮助。这对我们所有人的未来都是至关重要的,直接牵扯到未来事业的雄心和成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