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英国版,描写的英国14个小孩,在1964年7岁开始,以后每间隔7年拍摄一次,一直排了8次,拍到2013年56岁。记录片以写实访谈的方式拍摄,非常真实的感受到每个人不同的一生。
当岁月流逝,沧桑变化
现实比任何虚构作品都更残酷
处于底层的是保罗和西蒙,一生过过得平淡踏实,子女较多。但对子女教育不够重视,子女甚至孙子都从事的较底层的工作,比如商场保安。即或是上大学,也没有上最好的大学。
处于贫困农场主的尼克,从7岁开始志向就是研究月球,后来在牛津大学物理系读完博士,一生做研究。算是通过个人努力,改变了所处的阶层。
处于中产的布鲁斯和尼尔,布鲁斯剑桥大学数学系毕业,毕业后一直教书,全世界各地教书,尤其贫困地区,比如孟加拉国。后来42岁结婚,婚后稳定在一所千年老校教数学。一生都理想化,纠结一些认知问题,最后老了也成服于生活。
另一个尼尔同学,7岁特别可爱。但从14岁时,开始体现消极情绪。21岁时上了1年大学后退学,然后在英国各地流浪,靠政府救济金生活。年老时,服务社区,稍稍稳定。个人思想独特,无法与世俗融洽相处,渴望被爱却无法相爱。语速快,走路快,一生潦倒,爱写作,但没读者。
另一个彼得同学,比较流程化的读书上学,大学毕业,然后教书。28岁访谈后,因为政治言论被攻击,退出录制。56岁再一次接受录制时,已经改变身份,做了乡村音乐,和老婆都爱音乐,搞音乐创作。接受采访目的也是为了宣传自己音乐。
处于中产的三个女孩,都过得不太好,年轻时没有上大学,读的大概是类似于中国的中专之类的。毕业后早早工作结婚生子,所做工作大概是打字,做行政杂物,流动图书馆给小孩借书盖章等等工作,特别没有技术含量,很容易被取代和淘汰。到老年,身体多病,处于社会弱势群体,靠社会的救济补助,对救助条件多变不满。所教孩子,缺乏教育,大学毕业的不多,所做工作为社会底层工作。
还有一个利物浦的小孩Tony,非常活泼好动,小时候梦想是称为骑手。14岁时进入养马的地方,后来确实也骑马比赛了一回,最后一名,骑手梦想失败。然后,在伦敦开出租车一辈子。性格活泼,头脑灵活,开出租车,做过酒馆,在西班牙还购买了度假的地方。但教育不太成功,小孩也是处于底层,其中一个女儿心理还很脆弱,因为被男友抛弃,好像没有恢复。
还有个上层家庭,苏西,家里在苏格兰有度假别墅。14岁父母离婚影响较大,心理变化大。16岁出走巴黎,学文秘学,后找了类似工作。21岁时,还很迷茫,频繁抽烟。28岁时,已结婚多年,很成熟了。56岁时看,相对独立成熟,社会中层,孩子教育重视,应该还不错的孩子。
7岁特别重视教育的三个小孩,一个是约翰,当时家庭经济状况也不好,好像父亲去世。但家族历史荣耀,母亲特别重视教育。从小送孩子去私立学校,管理严格,学业负担重,对孩子礼貌和行为约束大。7岁规划自己以后上的中学大学都如愿实现,后来在牛津大学法学院毕业,毕业后做大法官工作。老婆为保加利亚驻美大使女儿,也是书香门第,政治精英世家。56岁时不忘从政,儿时玩伴都已经好几个部长。按社会阶层,典型的精英阶层。毫无疑问,孩子教育肯定是精英阶层严格化。7岁时特别活泼的安德鲁,上层社会,从小在私立贵族学校,活跃。7岁时规划的中学大学,基本按路径完成,大学毕业后做法律工作,称为工作室合伙人。家庭收入稳定,爱情观质朴。家庭幸福,对孩子教育重视。老婆一生全职太太,照顾教育孩子。大儿子大学毕业从事金融工作,小儿子刚考上研究生。其中一个观念,给孩子钱财,容易流失。给孩子好的教育,相伴终生,永远为孩子所有。原话:“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是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他们终生可以受用”
还有一个孩子查尔斯,小时特别爱提问。而且问题都恰到好处,有质量。原来想考入牛津大学,后来去了另一所大学。毕业后进入bbc从事文字媒体工作,后来在做制片人等。21岁之后就再也没有上镜。
从以上14人的一生经历及其子女状况,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个人受教育程度会很大程度影响孩子受教育程度
②家庭经济状况很大程度影响孩子教育
③受教育程度高低影响从业内容
④夫妻关系对孩子心理影响较大
⑤受教育程度与婚姻是否美满幸福关系不大
⑥英国离婚率特别高
⑦社会有及其明显的阶层
⑧改变经济状况改变教育是改变家族的最好捷径
⑨阶层壁垒的存在,眼界和视界将决定格局
⑩教育是家庭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①①性格决定命运
①②小时候,严格管理,规范作息,多练技能,奠定好基础,让孩子学会自律,多一些约束,少一些放纵。对孩子一生会比较好。散漫,浪费时间并不能给孩子多少幸福。
①③提高认知,多看实事,早点认字,看书看报,提高认知,规划生活。越早越好!千万不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