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一直有朋友希望叶秋臣为《伪装者》写一篇剧评,但我内心总觉得尚欠缺一些情感的爆发,迟迟没有动笔。在片头曲的弹壳真正落地的那一瞬间,有一个生命正在陨落,我想是时候动笔写下这篇文字。
伪装者,大概是这部剧中所有人的代称。
你所看到的所有角色,都在为这场战争中自己的位置以及立场,伪装本身真实的面目。
如明楼,一个平衡三方势力的能力者,沉稳大气,杀伐决断,整部剧真正的灵魂核心人物。他几乎没有喜怒哀乐,所有一切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称为伪装者中最为出色的物种,叫做蛇。有时看似纤细弱小,实则暗藏杀机于毒牙之下。为大局着想,兼顾家人安危,明楼这辈子心活得很累,他生是为伪装而生,就注定为伪装戴上一世的面具。
如明诚,一个“诚”字就是一生的写照,立场从不偏移,智慧与头脑也毫不逊色,懂得奉献,懂得进退,也懂得如何在夹缝中挣扎自己的位置,在明家所有敌人的面前伪装自己的忠心,达到利用伪装保护亲人的目的。年少时的阴影让他更为感激明家姐弟的收留与养育,他也注定为忠诚付出自己的一生的青春。
如明台,生而为棋子的伪装者,足够机敏,可惜在选择上,明台一直不如明楼和明诚来的坚定,这是源于他年幼丧母,又被明镜宠溺,内心多少存在一些不成熟,这也是为何在结局尾声的时候,他丧失原有的理智,许也是在于亲情在他心中的分量太重。王天风那日点着于曼丽的肩膀,说过一段话,他说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特工,那么这里就不能太暖。如是的意思。在大义面前,小我会被无限缩小成自私,王天风与明楼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中颇为少见,倒是明台的角色塑造的颇为真实,因为身为有血有肉的人类,怎能没有弱点,没有犯错,若一个人的一生没有一次冲动的感情用事,那么还有什么意义。
对于于曼丽与程锦云,若不是演员选的太不合适,或许剧情和观众的心情都会顺畅许多。第一次见于曼丽的身影,是来自何炅老师的《栀子花开》,里面几乎没有亮点,只是一个因为贫苦不得已放弃芭蕾梦想的小配角。在伪装者中,她的表现欲很强,前面的人设做的很丰满,也正是因为她曲折坎坷的过往,让她与明台的爱情彻底成为一种不可能。在于曼丽中枪死去的瞬间,心如绞肉一般的痛楚,却也深深觉得这对于她而言或许是最好的结局,然而仍旧心酸在她临死前对明台说的那句话,却是明台有一晚对程锦云的表白的原话。听到的那瞬间,便觉得曼丽妹子的一生都是悲剧,她永远活在被捆绑的人生中被操控,一开始被他的养父,后来因为仇恨驱动杀掉三个土匪,随后是王天风,她让自己没有选择。在重庆那次的逃离中,她依旧是败给自己的感情,为了明台的生,选择回到军统。
程锦云,抛去演员本身的选角失误,叶秋臣认为明台选择她是意料之中。可能你心中更中意的是曼丽妹子,但男人选择女人,往往是选择自己未来想要面向的阳光,像向日葵一样具有趋光性的特点,明台也是一朵向往光明的小花,自然不愿因为一时的清凉永远躲在阴暗里不见天日。明台的感情线本不是这个片子的重点,但明台的选择却恰恰说明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果你踩在与明台相同的土地上,呼吸同一时代的空气,拥有同样的家人与背景,你是否还会犹豫自己的选择?其实明台从始至终,于曼丽都是他的生死搭档,然而,只是搭档。
好多人问过这个问题,明楼有没有爱过汪曼春,叶秋臣说他有爱过。明楼没有小爱,他内心装着国家的爱,那是大爱的层级,不能用爱情来衡量。汪曼春正是因为与他站在完全不同的位置上,两个人隔着一条河相互眺望,便再无下文可谈。大爱之下没有冲动,明楼唯一的弱点是亲情,但即便这个是弱点,也极难打破。所以他除了因为明镜明台的事情感到手足无措,其他的任务指令,都理智非凡。我说他爱过,因为名楼心中装着所有的中国人,汪曼春只是其中稍有特别的一个而已,他的爱不是保全,而是生有期待,死得其所。
或许是因为前面的剧情太精彩,导致结局安排的过于勉强,譬如为什么藤田的枪口转向其他方向的时候,在他正后方的明台没有开枪,以至于明镜中枪死去;又譬如为什么很多角色在前半部分鲜活万分,临到尾声却有些黯然失色?当然,这些不能影响伪装者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剧,除了精妙的布局设计,角色的细致刻画,还有好多的细节倒是很有忆青春的味道,比如结尾尔豪的出现让我瞬间跳戏到情深深的琼瑶系列,比如朱七七的通篇微笑让我忆起那段沈浪白飞飞的武林外史,还有很多。临了的时候发现好多话想说,好多话却不记得如何说。从来没有一部剧你不论从哪个点切入,都觉得很完整,然而再重温一次,又是另外的感受,这感觉就像喝一杯苦茶,总有回甘。
叶秋臣依旧怀念那一幕明家三兄弟围坐在餐桌上吃面,远远的传来大姐熟悉的声音。
我并不怕死,我只是怕再也见不到你。
再见,伪装者。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抄袭必究。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