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的《英雄》自从上映以来,评论家褒贬不一。但是说他是模仿李安的《卧虎藏龙》,那却是无中生有,糟蹋大师的名声了!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同一时代,同一咖位的。单说模仿的话,有人认为他模仿黑泽明的《罗生门》的多重叙事结构而了无新意。也有人认为他创造出了新的武侠片样式。魏明伦曾认为《英雄》的色彩构图,动作炉火纯青,许多图像像日本导演黑泽明的艺术手法。张艺谋自己在2002年,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赴福岗参加颁奖仪式上演讲时说:“我的作品与日本有深的渊源,我的很多电影都是在日本完成后期的声音与画面的合成,如《菊豆》,《活着》等。同时,日本导演大师黑泽明的作品从读书时代就深深地影响着我,直至我现在的电影创作。”嗯,所以要模仿也应该是模仿黑泽明的艺术手法。
第一,多重叙事结构
张艺谋在电影风格的追求上,向来坚持一条原则:语不惊人死不休。初度尝试武侠片类型,它一方面力图放下精英文化的身段儿,拥抱大众皈依市场。但另一方面却又不肯放弃他在艺术上的追求。鲁迅先生曾说,文无定法。张艺谋也正是这样做的,采用新的叙事手法,即多重叙事结构和倒叙相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黑泽明大师《罗生门》的学习其多重叙事结构的手法。
《罗生门》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日本内容是一个有三个当事人即强盗多襄丸,武士金泽武弘,武士的妻子真砂和一个旁观者樵夫以种不同的说法,叙述出来的一桩强奸杀人案的暴力事件的故事。
四种不同说法,叙述同一事件,他们各自证词无不处于自私,出于掩饰自己的弱点和劣迹。三个当事人都刻意以谎言来纺织诺言。以掩盖真相,在对簿公堂时,令审案的官吏难辨真伪,莫衷一是。三个当事人所说景象皆是(伪)(伪)(伪)。采用多重叙事角度更好地体现了罗生门的主题,即对人性的怀疑论,尤其剧中四个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陈述都处于维护自己的利益,更突出了这一点。这也是大师黑泽明的高明之处。
作家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原著~《筱竹丛中》的作者最后正是因为不能摆脱对人性的怀疑论而绝望自杀的。黑泽明并非完全采用了他在小说中的观点,樵夫虽然在影片在陈述事实有所掩饰,但其本属实。导演在影片最后增添了樵夫收养弃婴的情节,添上一抹人性的温暖色调,算是对人性的肯定,因此说是(真)。由此可见罗生门总的叙述形态为(伪),(伪)(伪),(真)。
《英雄》的开端,刺客无名应召入宫面见秦王,营造出二者直接的心理对峙的紧张氛围。全剧三大叙事段落,再依次递进中剥伪存真,带有强烈的心理冲突的张力。无名的第一段表述从击败长空到求字挡箭,到离间残剑与飞雪自相残杀(伪)。秦王的第二段表述揭穿了无名的谎言,他又做出推断的演绎,长空是故意求败,飞雪,残剑双双将生命托付于无名,无名才是最危险的刺客。故事到这时可谓剑拔弩张,无名已被逼到十步一杀的最后关头。(伪)无名的第三段表述,道出了三年前双侠闯入秦国未果的真相。揭穿了残剑送她天下二字儿,阻止刺秦的心结。终令秦王不胜感慨,想不到残剑竟与他如此心心相通,他所通缉的刺客竟是他真正的唯一知己。双方坐而论道,内心觉着的弦越绷越紧。而无名此时已方寸大乱。最后干脆全了大义,用剑柄刺秦王了却心意。是顾全秦王下霸业的大意。(真)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叙事结构与叙事形态是相似的。罗生门采用多种叙事同一事件更加吻合他的主题~人性怀疑论。也是黑泽明的高人之处。他与《英雄》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带有心理化色彩,在武侠片中别开生面。但是在故事的高潮,张艺谋着重体现天下,对和平对秦王霸业的肯定,以至于不断拔高主题。以及在艺术风格画上的唯美追求。最终解构了无名作为刺秦英雄的侠义豪情,这使武侠叙事张力被削弱了。再者,王道和武侠是不可能达成历史和解,历史共谋的。这样全剧压低了高潮,也可以说是英雄的败笔之处,比大师黑泽明的罗生门略输一筹。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英雄》的独到之处,除心理化手法的应用外,他还不同于以往的武侠片的叙事。打斗是不是涉及历史背景,完全处于虚构的天地,自由巧妙的艺术,打造出一种由四侠对峙秦王的群像式结构!这些都是张艺谋的新创了。
二画面
或许是与两位导演早期所学专业有关,黑泽明早期是学习油画的,并获过奖。张艺谋早期在北影是学摄影的。由于专业的共同特点是对画面的唯美追求。这使他们后来在自己的影片中,画面美的特点异常突出。在《英雄与罗生门》中,画面更多赋予了隐喻和象征意蕴。画面暗示的含义似乎超出了画面本身的表达。这点也有相似之处。《英雄》中,首先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色彩的应用可以说,张艺谋把色彩应用到了极致。他似乎也是一个角色在表达。正如张艺谋曾说的,我认为在电影中,色彩是最能唤起人的情感波动的因素。他甚至干脆把色彩称作精神色彩。英雄全片以黑色为基调,分别用红绿蓝白四段?世界的变化,把故事用不同版本儿讲述。白色是死亡,象征英雄顶天立地的活。从容赴死的最终时刻,蓝色具有幽怨悲悯的意蕴。红色是生命,是侠客次情的一腔热血。绿色是永恒象征新英雄的瑕疵的正义永恒!黑色象征庄重威严,忧郁是恐怖。全剧以单纯色调饱满,在画面上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张艺谋在英雄中主要以色彩来暗示抒发一定应运而罗生门,这几场景来隐喻成为其主要特点。
罗生门中,黑白灰三色的应用也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三人的黑,象征其人性善良。樵夫灰白相间衣服,暗示他是一个犯错误的好人。黑白色的衣服象征着人性恶。然而更令人注目的是那俩处典型场景,象征含义,更显示出导演的独具匠心。罗生门影片一开始便展示的是一个残破的城楼。这环境,显示出许多灰色基调的架构,阴冷且深入人心!他代表黑色的邪恶势力,也道出这是个乱世,是个不公的时代。另一处便是故事发生冲突的地点。幽深阴森的森林郁郁葱葱,枝条恒生象征人心不可预测,这比战争死亡鬼神更加可怕。说明来自内心深处不可预测的东西,真正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构图充满张力,画面给人以巨大冲击力,这在其他影片中如《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等中也有体现。这也与黑泽明长久以来形成画面画面浓烈,正如罗生门给人以一种某种窒息之感的构图也颇有类似。
三,武打设计
英雄中的武打设计在武侠片中另辟新径!也是张艺谋的新创。他把传统暴力加以美化,也就是人们提出的暴力美学。首先表现在他用过分张扬的画面美来掩饰暴力的残酷性,以渲染的方式包装暴力。如无名与长空在棋艺馆的琴剑大战,飞雪,如月在黄树林的爱恨角逐。残剑无名在深山碧水间的击水对决~无不将武侠动作场面提升到超现实的审美境界。其次,武打意念化,这也是消解暴力的一种新颖创意!导演试图把暴力安排在想象叙述中,而不是实际发生。他比一般武侠片更加远离真实,一切表现生死肉搏的视听符号都被改写。这意味着打斗成为不带任何仇恨的敌视情绪的舞蹈。一种情感,一是一种自我陶醉形式。这种慢式武打场面,让人不由想起日本歌舞伎。从电影史的角度来说,日本古装片的武打戏最初完全采量的是歌舞伎舞蹈的舞蹈形式。
而黑泽明的罗生门却一反传统歌舞伎的舞蹈形式,将其抛弃了。他主要表现动作强烈,杀气腾腾的舞蹈。就是黑泽明在罗生门中所追求的武打设计,在森林中强盗和武士为争夺武士的妻子大砍大杀。单手持刀乱砍乱杀的舞蹈形式,根本说不上什么动作美感,恰好是影片所希望产生的效果,因为武士与强盗都一心要将对方打倒,根本不可能在相互厮杀中创造美感。这种武打设计在《七武士》也有设计。
从武打设计上来看英雄与罗生门是背道而驰的,追求的艺术效果完全相反。当然,这也是影片主题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张艺谋在英雄中所力图追求达到的正是黑泽明当时力图革新的。
四,强者哲学
当电影也作为一种语言被提出来时,我们可以说电影是导演在表达。黑泽明向来不同情弱者他认为弱者活该!他认为弱者的命运可以同情,但绝不应当怜爱。这也是军国主义色彩日本帝国主义的一贯弱肉强食思想。从罗生门中可以看出导演的这一意思,强盗强奸和杀人犯罪在影片展示过程中并非给人以惊讶和突兀,它称之为野蛮的生命赞歌。强盗完全是一种兴高采烈的心情调戏了武士的妻子。他在影片中是一个强者的形象,而武士只能悲惨的死去。这便是弱者的下场。讽刺的是,他明明死于刺杀缺在鬼魂显示后认定自己剖腹自杀,给自己脸上贴金!
英雄中,秦王的故事是不同于以往任何秦王的故事。与中国以往那些刺客以生命反抗权威,为弱小者争取生存权利的事情完全不同。这里似乎没有弱者被侮辱和损害的焦虑。而是对强者的自信和力量的无穷展示。张颐武在《英雄新世纪的影》中说英雄中的天下不是中国的象征,而是全球制式的表征!他认为英雄代表了一种全球化力量的展现!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当今的社会是强者的社会。秦王这一历史上被称为暴君的人物再次得到肯定,因为他统一了六国,和平将会实现。实际上他便是英雄中的英雄,对其进行了新的褒扬!我们透过影片也可以看出导演的某种思想意识倾向。从这点来看,罗生门英雄具有高度的惊人相似之处了。
张艺谋的英雄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时尚性,具有广告色彩。英雄的确让观众耳目为之一新。不管视觉听觉效果都有新的创新,特别是为武侠片打开了一条新路。英雄可以说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好影片。虽然有些方面与罗生门有些类似,但它绝不是纯粹的模仿。而是作为比较大于本身的意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