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征文的消息,像炸弹一样在群里炸开了,这炸弹差点没把我炸飞了……
五天三本书呐,该怎么看?而且每一本看起来都是理论味儿十足,需要耐心消化的。
去年挑战过一周一本书+一篇读书笔记,在微信读书里进行“轰炸”式的阅读。读书笔记以简书为基地,开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嗨阅读模式。
这种死磕的过程中,我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是多少呢?没有做过细致的统计,只是,利用早上何琳摄时间,一本书从头到尾,一页一页的看,画横线,标重点,做笔记,写想法,每天大概是一小时,然后在周六周日憋着写读书笔记,再然后,进入忘记这周到底看的是什么了的循环中……
可以肯定的是一周设定一个阅读目标,然后去完成它,这个过程确实让我对我的阅读计划越来越有信心,但是面对堆积如山(微信读书,多看阅读,纸质书加起来有200+本)的书籍,我还是产生了恐惧:
1. 我读了40几本书,写了10来篇读书笔记,我咋感觉还是什么都没记住呢?
2. 一周一本书,浩瀚如烟,堆积如山的书还是这样读下去,完全是拿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战斗在拼啊!
幸运的是,看了秋叶大叔《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和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两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在只用[一周一本书]20%的时间实现[一周一本书]的80%的阅读效果,你会去尝试么?
接下来我会从以下思路来解释如何实现,希望我自己的阅读经历能给大家提供一种参考。
第一步,自我介绍
想象一下你在逛书店,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你会干什么?
1、封面-封面除了这本书的题目,还有副标题,以及背面的作者介绍或者专家推荐。(看电子版的,我会先看目录,了解主要内容)
一般高大上牛逼的题目,副标题一定会老老实实告诉你,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比方《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和生活。
看书的题目,可以大概猜测书的主要内容,比方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看题目,你能知道这是一本写关于时间的书,是时间管理方法论呢?还是讲述时间重要性的理论呢?还是故事呢?(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猜测的是时间管理的方法论)
2、作者自序-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他希望达到什么目的?他觉得适合什么样的人群?他大概讲了哪些内容?他觉得重点在哪些章节?
有的作者甚至会告诉我们不同类型的读者阅读的顺序是怎么的。比方:《聪明人用方格笔记》里就针对不同人群推荐了看不同章节,有针对学生的“学习型笔记本”,职场人的“工作笔记本”
通过书本的自我介绍,让你明确你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你是该进一步认识?还是转身离开?
时间宝贵,杜绝浪费!如果几分钟的自我介绍你都不明白他到底要讲什么,或者他讲的你完全没有兴趣,那就让他回到书架上吧,就不要浪费自己的时间了。
第二步:扫读关键点
如果“对上眼”了,接下来,翻开书本扫描关键点,对书本进行全面观察,把重点的地方标记下来。
这个过程非常快,基本上是每页停留的时间很短,那看什么呢?图片,表格,粗体字,段落开头和结尾,这些都是你要寻找关键要素。
你能发现的是你选择看到的---所以不用担心有遗漏,那都是命。
第三步:精读
经过前面两个步骤,我们对这本书的目的,内容,重点都有了粗略的了解,你也发现了书中一些你感兴趣的点。那接下来就是精读了。
精读读什么呢?读你“扫读”时感兴趣的,标记重点的,看的时候有疑问的。然后才是划线,写想法,做笔记。
第四步:马上回顾,及时反馈
读完了就完了吗?没有哦!要马上回顾,及时反馈。
你可能会说,刚看完哪里写的出来?如果你立马看完立马写都写不出,那几天,几周后让你回顾这本书的内容,你记得多少呢?
所以我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写不出,然后就硬着头皮去回忆,只能写下几句话,作者的一两个观点而已。没有关系啊,因为我们是快速阅读,所以,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再去精读一遍。
怎样去回顾复习呢?你可以用列大纲的方式,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甚至可以用手绘的方式。
哎呀妈呀,这样敷衍的看书,我都只能一周一本,5天3本书,该怎么看呢?
怎么看?
用眼睛看!(哭笑不得)
小伙伴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