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屋子太暗,需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的性情总喜欢调和折中。
很多人就以此为证据,来解释中庸。
中庸之道,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要问具体是什么,很多人会有切肤之痛。
一个让人牙痒痒的词呼之欲出,那就是“和稀泥”,日常生活中太多人被“和稀泥”恶心过,包括有些新闻热点事件,照样被“和稀泥”处理。
你问一个人什么是中庸,得到的大概率是:和稀泥。
你再问它有什么特点,那一定是:没有原则。
老祖宗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这直接从天安门扭曲到了南天门……
什么是中?不偏,不倚,不走极端!
中庸不但非没有原则,恰恰是非常有原则。
有原则的人才有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有底线的人才不会走极端。
你看看那些突破过下限的人,后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秀下限,直至走入极端。
这在习惯养成中也一样,没有原则,才会随意放弃,有再一就会有再二,有再二就会再三再四,直到彻底放弃。
极端的人往往定的计划也很极端,极度追求完美,稍不合我意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彻底不弄!
比如连续30天跑步,1个月瘦10斤
又比如决定每天学习一小时……等等
如果因为突发事件导致行动总是被中断,就会产生自我厌恶或无力感,继而提不起劲,最终放弃。
然鹅天不随人愿,才是世界的常态吧?
“工作问题导致加班”
“被领导骂心情不好”
“没睡好疲倦”
“参加聚会喝醉”
“被女朋友爱不爱我灵魂质问”
这些突发情况可是必然会存在的啊,难不成只要出现意外就放弃吗?
老子说:过刚者易折,太过刚强的东西,反而容易折损,善柔者才能立于不败。
前段时间不是有个句子很流行:太用力的人跑不远。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制定计划要有弹性,这样才更容易持久。
反抗期建立弹性计划,也就是 例外规则 格外重要。
比如原本每天练一张字,可是近几天在外地出差,总不能出门带着笔墨纸砚吧?
这时允许自己暂时先欠着,回头补就是个很好的办法。
还可以给自己设置灵活休息日,一开始就别把计划定的那么满,留个喘息的余地,
拿我跳绳来说,7天会规定至少跳6天,一天休息,但是不确定具体日子,这样如果出现突发状况,或者状态不好也就可以坦然休息,不存在心里压力。
人不是机器,总会有意外,用机器般的方式自我约束,这是反人性的行为。
还可以配合“婴儿学步”,食用效果更佳。
一个月30天,给自己定个目标,每天读书或者跳绳。
①分成四周,每周设置灵活休息日,可以不休息,但不能不设置。
②如出现特殊情况,允许欠账,回头补。
③配合“婴儿学步”,时间实在不允许,翻一页书,跳一下绳也算。
如此有弹性的计划,经得起突发状况,还没有心理负担,什么样的事坚持不下去???
劝君莫谈努力,不然只能哭泣。
人前太大口气,难免沦为儿戏。
努力是一直可以快速被消耗的力量,是爆发性的力量,就比如短跑。
没有人可以用100米冲刺的速度跑完马拉松,
同样,没有人可以常年保持努力的状态做事。
不是努力的去做一件事,而是把一件事做的时间够久,在别人看来,你就是很努力。
怎样够久?轻松,习惯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