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本《论语· 季氏》中说到:“言未及之而谓之燥,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这就话什么意思呢?有点难懂,我也是找了翻译才知道这句话有三层翻译:
一是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叫做急躁;
二是应该说话的时候却不说,这叫隐瞒;
三是不看对方脸色的变化,贸然信口开河,叫做闭着眼睛说瞎话,瞎说。
这三种毛病都是没有把我号说话的时间,没有注意说话的观察 、策略和技巧。因为说话沟通是双方的交流,不是一个人的单方面行为,它要受到比如说话对象、周边环境、什么时间合适等等环境限制,所以说会说话要把握好时机。如果该说的时候不说,便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还有,如果不顾谈话对象的心态,以及周围的环境气氛,不到说话的时机却抢着说,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误会和反感。在如果,信口开河,乱说一通,后果就更加严重。而人们虽然道理都知道,难免也会犯糊涂的时候,其实我也是经常这样,不知道是否因为独行侠久了,感觉跟重要的人交流沟通(以及上司老板)总会很不自然,沟通的时候,有点忘记当时说了什么,但是过后想想好像多说了什么,哪些没有表达到位,当时不该这么说应该换种方式(捂脸)。但好在我有这样的意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可能跟我性格有关,其实把握说话技巧时机非常重要,这个过程需要充分的耐心(我就很缺乏耐心,以后加以改正,嘻嘻)所以每次谈话完,我都会尽力反思,总感觉没说到位,后来总结了下(小小总节)
插话要找准时机
在别人说话时,我们不能只听一半或只听一句就装出很明白的样子(毕竟这有点敷衍)我觉得在别人说话时,要不时做出反应,也要附和几句“是的,”等话语,这样既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听,又让对方感觉你在尊重他,这样沟通就比较愉快(要养成倾听别人的习惯,我爸从小就教我多听少说,他很嫌弃我说话语速很快,无奈)万事都有所忌,都要把我分寸,许多人过分相信自己的理解和判度能力,往往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插嘴,这种急躁的态度很容易造成损失,不尊重他人,不礼貌,而且容易弄错对方的说话意图。但是在别人说话是一言不发也不好,沟通谈话时对方说到关键的时刻,说完后,你要是呆呆看着对方,而不说话,对方会感到很尴尬,他会以为没说清楚继续说下去
还有一种在倾听别人说话时表现的唯唯诺诺(不知道这样形容好不好)的样子“嗯嗯哈哈”好像什么都懂都听进去了,其实内心一团糟,等到别人说完,再来句“不好意思,刚才说了什么 ”,是不是很无语,这种态度是很失礼节的,而且容易打断别人思路,但是就算真的漏听了一两句,记住,千万别再对方说话中途突然打断,这是很不礼貌的,一定等到他把话说完,这样给人的感觉也显得比较有教养风度。
要知道哪些问题不该问
问题是展开话题的钥匙。说话有眼力劲就要做到问讨人喜欢的话题。有些问题,当你得不到满意的答复时,是可以继续问下去的,但有些问题就不宜再问了,如果他想让你知道,一定会自动说明,否则就是不想让人知道,也不必追问。
总结下吧(暂时想到这么多)
听人说话,务必有始有终。问话沟通的目的在于引起双方的兴趣,而不是使任何任何一方没趣反感。若能让对方有兴趣,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识,那是使用问话的最高本领。
该说话时说话
虽然说沉默是金,但不是说要一味的沉默不语’;把握号时机,该说话的时候就不要沉默。(下篇再继续分享,晚安,我的简友们)
如果你觉的还不错,动动你的发财手帮我点个爱心赞吧!让我有动力,以资鼓励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