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自上映以来好评如潮,看过电影的人不乏探讨着种种观点,如父爱、男女平等等。摔跤手马哈维亚一生的梦想就是为国家赢得一块世界摔跤冠军的奖牌,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功。一心想生个儿子来培养下一代摔跤手,妻子却连生了四个女儿。
女儿们一天天长大了,马哈维亚也变得心灰意冷。突然有一天,邻居找上门来:你看看!你的女儿把我的两个儿子打成什么样儿了!马哈维亚心中暗喜:女儿简直是天生的摔跤手!继承了自己强大的基因。
就这样,女儿接受了爸爸的魔鬼式训练,起早贪黑不用洗衣做饭。这在当时的印度是非同寻常的,村里的人们都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讽。但是两个女孩的命运就此改写。可以想象的到,如果两个女孩接受的是印度当时传统的教育,那很可能到了十四五岁就嫁人,终生都与洗衣做饭打交道了。
我想,改写女孩命运的人应该归功于她们的爸爸,马哈维亚。
首先,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从什么样的人起步。
影片中,马哈维亚曾经是名实力非凡的摔跤手,他的女儿在父亲的影响与教育下,先后荣获世界摔跤冠军。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故事,父亲从商,孩子长大后也开拓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市场。众所周知的王思聪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名人,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曾经有个校友,他的爸爸从事与书法相关的工作,他也因此从小受此熏陶,加上后期教育,现在写得一手好字,在书法界小有名气。其实,哪怕是爸爸爱看世界杯,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的儿女产生一定的影响吧?其实,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影响。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接受你什么样的教育。
其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责任之一是唤醒与点燃。
作为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觉醒、成长,唤起他对某件事的热爱。而不是强加孩子任务,让他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有人说这部影片的三观不正,强加给女儿完成自己成为摔跤冠军的梦想是不对的。但我觉得并非如此。还记得大女儿吉塔在第一次参加摔跤比赛时输给了一位小男孩,回家后辗转发侧未能眠,起身走出看到爸爸,说“我什么时候还能参加比赛?”
我想这个时候,吉塔已经有了自己要成为冠军的梦想与勇气。爸爸已经完成了唤醒与点燃的使命。
最后,“父母的鼓励和信任将坚定了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
大女儿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在国际大赛中屡战屡败。他的教练为了保证让队员拿到奖牌而让吉塔控制体重,从55公斤级降到51公斤级。马哈维亚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吉塔说“是谁说你不适合55公斤级的?我这就去找他!”于是他带着侄子来到了学院附近租房子,目的是为了指导女儿训练。谁知好景不长,私下指导女儿训练这件事被国家体育学院的校长知道了,在校方的问责下,马哈维亚哽咽着为女儿哀求:“她们有能力赢得冠军,请不要开除她们。她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有一个疯狂的父亲”。
父亲的坚持感动了校长,也触动了女儿们的心。马哈维亚坚信女儿吉塔能够在55公斤级的赛场上摘得桂冠,这份信任就像前方最闪亮的一颗星,指引着吉塔砥砺前行。
其实,这部影片的动人之处还有很多。怎样做一个优秀父母,是每一个父母以及未来成为父母的人最基本的必修课。希望你今后是一位优秀的爸爸or妈妈。在成为这之前,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把孩子的路铺得又平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