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看书,做了一堆事。出去活动。回来编微信。写了很长的一段话。
最近看了阿米尔·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自认为是年度最打动人的电影。
《摔跤吧,爸爸》讲的是一个失意的父亲马哈维利,培养女儿成为了印度史上第一名世界冠军。在印度,绝大多数的女生一生下来就被当作相夫教子的工具,她们的命运就是14岁嫁给自己未见过面的男生,过着与厨房打交道的日子。马哈维亚突破女性歧视的枷锁,为了让女儿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他在稻田里设立摔跤场地,雷打不动地坚持5点钟起床训练女儿,迫使女儿剪短发、吃鸡肉,与村里人甚至全世界的嘲笑作对。这部电影除了讲述女性觉醒、运动精神、东方式满满的父爱,还有在众人认为自己做一件不靠谱事件的情况下,有没有勇气坚持初心,走下去。
人生苦短,人的一生不过数十年。在这短短几十年里,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作家格拉德威尔就在《异类》一书里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这说明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我们人类至少需要投入一万个小时,若是每天投入8个小时训练,需要大约5年的时间。马哈维亚和女儿投入10年精深的训练、去学习技巧,即使在世界决赛的时间里,马哈维亚还花时间细心了解对手的特点与手段,给女儿出谋划策,最终抵达理想的象牙塔。当国歌响起来的时候,在小黑屋里的马哈维亚,一改沉默、隐忍、谦卑的状态,眼里充满了泪花:“为了这一刻,我等了10年。”真正决定他们的成就,除了天赋和技巧,最重要的是10年时间的严格自律和高强度的付出。
想想如今有多少学生可以坚持花1万小时精深学习同一件事?窦文涛说:“中国大学生在灵魂深处是跪着的,他们总是在寻找成功的捷径。”这句话的意思是许多大学生一方面想成功,一方面又不肯花时间去做,总寻思一条捷径,以毫不费劲的速度获取想得到的事物。作为一个大学生,我的上铺是学校辩论队的一名队员,大学四年,她曾经获得许多辩论方面上的荣誉,成为我们学校辩论圈里的风云人物。与她生活4年,感悟最深的不是她外在的荣誉,而是她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为了打一场辩论赛,她熬到半夜把稿子写好,不断琢磨一个辩题的所有的观点,保持着对辩论长时间的专注。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