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蕾
爸妈说,你回来了啊,真好。
最近一段,从澳洲回来,我在家静悄悄地休养了几天,是近几年来,认认真真和父母相处的时光。
刚好今天是高考结束,万千学子即将奔赴大学,通常是远离家乡的大学。从这天起,我们与父母便渐行渐远,生活中交集越来越少。他们开始听不懂我们说的话,不理解我们的选择,无可奈何地看着我们远在他乡,那些担心牵挂都显得无能为力。
我们和父母,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1. 把父母“培养”成同龄人
很早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父母应该和我们同频成长,我们有责任把它们培养成“同龄人”,让他们了解我们的世界。
小时候,他们带领我们长大,现在,我们带领他们成长,最美好的亲子关系莫过于此。
我向来有耐心地和妈妈解释,什么叫做共享经济,例如Airbnb、共享单车、专车等都是共享经济的产物,也是互联网时代下人们共享资源,取得双赢的运作模式。我告诉她什么是打工度假,为什么年轻人会辞职去做这件事,那些打工度假的人们都在做什么,都收获了什么。她总是很好奇地听着,理解着,慢慢越来越开放。
我有不少朋友向我抱怨,父母天天催婚,不让出去工作,完全不理解自己,导致自己放假也不想回家。他们成长的年代,经历过的社会变迁,给了他们这种固有的思维,是正常的,我们抱怨,不理解,却从没有耐心去向他们解释。
让父母随着社会成长,提升思维,是我们的责任啊,就像他们小时候教我们知识一样。
我从高中开始,便不停地和父母交换意见,阐述我的想法,试图让他们真正的理解我。长久以来,不管我在哪里,都保证和妈妈频繁交流,让她随着我的脚步去看世界。有一次,她对我说,“你带给我的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远胜过你买金银珠宝给我。”
现在她能和三十岁的人畅聊在一起,越活越年轻。平时刷刷微博,网购喜欢的东西,出门叫个滴滴,了解最新的时尚信息。甚至,最近她一本正经地和我说,上次听说你想开微课,这是趋势啊,为什么还没行动呢?我竟无言以对。
开始,试着和父母沟通吧,他们会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朋友。
2. 相处,让我们回到小时候
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读大学,工作,结婚,自己的家庭……这一系列事情下来,根本没有时间好好地和父母相处。从毕业开始,我们和父母的见面就是过年时短暂的寒暄了。
这次在家,我们仨不慌不忙地生活着。早上,出门去早市逛一圈,买点新鲜蔬菜和水果,碰到熟人打个热情地招呼,再跑去花艺摊位询问家里的花该怎么养。爹妈出门工作,我说想中午吃点啥,闺女给你做(其实不太会做)。下午回来,俩人下楼打会儿球,我的水平还真不如爹妈。晚上呢,天儿凉快了, 出门压压马路,站在桥头吹吹风,唠唠嗑,或者提着小马凳出去找个风口坐一会儿。我说,妈,现在我真是活成了老奶奶了,出去看戏呢。她笑的前俯后仰。
真是特别平淡的时光,找不出什么精彩的部分,却让我回到了小时候,不急躁地和父母全然相处,没有互相苛责,生疏感逐渐消散,彼此又成为了最亲密的人。
3. 听话不等于孝道,做好自己才是孝道。
中国文化讲求“孝道”,不可违背父母的意愿,这称为尊重。
而前一段火热的《巨婴国》又把中国家庭关系批判了一通,不知道其他读者,反正我在看的时候,不经意地总是往自己身上套,看看自己所处的家庭关系,是否也存在“共生关系”。
我认为,孝道不是一味地听话,去满足父母的期待和意愿。当然,也不能完全摒弃中华文化,和父母彻底划清界限,告诉他们什么是独立人格。前者,是丧失自我,后者,是造成家庭关系紧张。
其实,做好自己,就是孝道。
父母不想让我们误入歧途,所以才笨拙地用自己的方法教导我们。矛盾发生了,他们没有错,我们也没有错,原因在于所处时代的不同,两代之间的文化隔阂。
只要我们认清自己的道路,确信且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努力且上进,我相信这是最好的孝道,任何父母都会理解和认可的。
耐心地沟通, 更多地相处,坚定自己的选择,我想,父母不仅不会成为陌生人,还会成为我们这一生最好的朋友。
#丁少小蕾的生活纪录片#
谢谢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