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上大二的小表妹到我家来玩,迫不及待地给我安利最近挺火的一档综艺《偶像练习生》,最近空闲的时候我也看了一点这个节目,里面的男孩子朝气蓬勃、英俊潇洒,有那么几个甚至漂亮得连女生也自愧不如,只是,可能基于我的年龄更大一些,比起小表妹的狂热,我表现得更理性,看了也就看了,仅此而已。
当她得知我也看了几期这个节目后,表现得更加激动,“是不是很好看?是不是很帅?那个谁谁谁唱得是不是很好?谁谁谁跳舞是不是很棒?谁谁谁是不是很可爱很萌?你都pick谁?”一连串的疑问甩过来,说实话,当时我脑袋里只出现了一个画面,就是植物大战僵尸里不断在发射的豌豆射手。
“我就看了一点,连人都没认清呢。”我的回答好像不太令小表妹满意,一副疑惑我怎么如此不解风情的眼神,表情里竟写着满满的鄙视,嘴里还说道,“果然是年纪大了,有代沟。”不过她要给我“科普”的欲望似乎更加强烈了。
“不用认识那么多,你知道蔡徐坤吗?朱正廷?贾富贵?范丞丞你总该知道吧,范冰冰她亲弟弟。”她越说越有兴致,“蔡徐坤原来参加过星动亚洲,还演过何老师小时候,曾经出道了不过现在退出了,听说他和前公司解约,违约金要3个多亿!”
“你知道他们外号叫什么吗?温州小开贾富贵,人间Gucci朱有财……Justin拿4000多的T恤当睡衣,朱正廷走哪都是穿Gucci,还有王子异一套机场look上十万,赵瑞福开着玛莎拉蒂跑滴滴,哦对了,听说他还是成龙的侄子……”表妹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简直如数家珍,“可是他们还是那么努力,你知道他们有多努力吗?如果不努力他们就只有回家去继承千万家业了。”
“所以呢?”我反问道。
“所以我看得爽啊!”表妹倒是接得快,“这么多长得帅又水嫩的富二代,在舞台上卖力表演,只为讨得我等一介草民的欢心,他们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我们全民制作人的手里,想想都心花怒放呢!”
“呵呵!”我忍不住笑出声来。表妹仍然滔滔不绝地发表着她的见地,“当然了,这些只是附加值,我看中的绝不是他们的钱,也不是他们的颜,而是他们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心,那份执着、那份坚持,真的很让人感动啊……”
“所以,你说了那么多,你pick的人就是你嘴里长得水嫩又多金的那几个啊,那份执着、那份坚持你倒是给我安利安利啊。”听到后来,我毫不留情地diss了她。
这下,表妹倒是没有那么快回答我,你看,实际上这些男孩子身上最吸引她的部分确实还是颜值和富有啊。而且,我知道小表妹的认知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同龄人的观点。如果眼里只看到这些表面的光鲜,节目输出的仅仅只是让大家饭后有一些八卦的谈资,那它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不是说这个节目不好,也不是说这些男孩子不好,而是我觉得或许我们能切换一个角度去看待,在同样的事情上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我也是兴趣爱好特别广泛的人,读书那会儿喜欢的是五个人的东方神起,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途径去了解偶像的点滴,很难现场听一场偶像的演唱会。我最大的爱好是流连学校周边文具店,搜罗偶像的海报,买偶像的卡片和有偶像相关内容的杂志,或者天天到音像店徘徊,就为能听一听东方神起的歌,然后一次又一次说服自己要不要把这个月的零花钱省出来买他们的专辑。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去姑姑家吃饭,她看到我钱包里插着一张金在中的照片,以为是我男朋友,虽然我立马否认了(怕长辈们误会我早恋),但心里那个喜滋滋就像特别想公开的地下情被戳穿了一样,有点暗爽。
好像有点跑题了,哈哈,毕竟回忆起了我青春期的偶像,心里依然有点激动,但是我要说的是和我一样喜欢东方神起的一位邻班的妹纸。
那时候,学校很多同学喜欢的是港台明星,或者国内的艺人,比如加油好男儿之类的,像我们这种走在了前端,很早就入坑日剧韩流的人不多,所以我和那位妹纸很快就因为共同的审美及话题而走到了一起(额,好像有哪里不对)。那时候,她比我更疯狂,也或许因为她家庭条件比我更好一点,在买周边这种事情上从不犹豫,看见喜欢的手起刀落,干脆得很。真正让我觉得她疯狂的是,有一天中午放学后,她拉着我陪她去一个韩语培训班咨询,然后当场就下了100块订金报了名,要知道那时候学业并不轻松,她报的周末初级班也不便宜,印象中好像也是好几百块呢。
从那以后,她像遁入魔道似的开启了学习模式,隔三差五就和我手拉手去逛文具店、音像店的频率也减少了,有时候甚至好几天看不到她的人,我时不时跑到她们教室去瞅一瞅,都见她在奋笔疾书,偶尔趴在桌上睡觉。
有一天全校大扫除,我们都是负责楼层走廊,我赶紧趁着间隙去找她聊天,很好奇地问她怎么突然这么爱学习了。
她说,“就是我突然意识到每天这样把他们当谈资没有多大意思,就像看书看电视一样,看着别人越来越精彩的人生,而我和他们却注定是没法产生交集的平行线,所以我觉得如果想更靠近他们,我必须努力做点什么,现在我能想到的就是学韩语,至少以后有机会见到了能交流吧。”顿了顿,她接着说道,“因为现在学韩语占据了一部分学习时间,所以只能在休息的时间里再挤挤,抽时间把学校的东西搞明白,毕竟我们是要考大学的呀。”
说实话,那个时候我突然好佩服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大傻子,同样是追星,咋就没别人想得那么深入那么成熟呢。
不久后,年级的一次月考,和我一样成绩在中游浮沉的她,名次竟然提升了100多名,妥妥的挤进了前两百。
再后来,一直到高考结束,她都似乎沉浸在美妙的学习过程中,很少在课间时分跑出来和我在走廊聊天了,也很少和我在放学后跑去闲逛了,随之而来的,是每一次的考试张榜,她的名次越来越好。有一次小长假,学校考虑到很多住读生家离得比较远,中午下课后就放假了,我和她又有了闲逛一下的机会。在路上,我又一次问到她为什么这么发奋学习了,是感受到了高考渐渐临近的压力吗?
“我也不知道,就是从上次考试成绩提高了100多名后,突然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就是那种付出后得到回报的感觉,特别好。”她笑着跟我说,“我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就是东方神起在练习室练舞蹈,在中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躺在地上,累到不行却开心地笑着,那个画面深深地触动到我,就是那种在逐梦的路上努力的样子特别特别帅气,我也想体会那样的感觉。”
是的,她体会到了,我也体会到了。在她的感染下,我也决定努力学习,后来我的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都如愿考进了理想的大学。和我当初像过家家似的追星不同,她后来的经历似乎和当初那段初心有很大关系。后来的她不仅韩语说得像母语一样棒,还到韩国留学并兼职做翻译,因为一次机缘巧合,担任了某韩国男团在国内一个歌迷见面会上的翻译,出色完成任务后,就此与韩国娱乐公司结缘,几乎成了那个公司的艺人在中国出席活动的御用翻译。几年后,她一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除了翻译工作还做一些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娱乐节目,成了一名出色的制作人。她有没有见到曾经的偶像,我不知道,但她真的因此离自己当初最喜欢的人更近了,也让人生走上了一条自己喜欢的花路。
那个时候我还喜欢一个组合,是日本的w-inds.。当初直接因他们的出道曲Forever Memories入坑的。不过也就限于喜欢,就和现在的表妹一样,常常放在嘴巴上作为谈资。但是多年后,有一次在天天向上的节目上看到他们,那是他们在中国的综艺首秀。我记得那次国内有个叫刘美含的艺人作为粉丝代表上台说了她因为喜欢w-inds.而立志学日语,后来考进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再后来成为艺人的故事。她说,从w-inds.身上看到了努力看到了坚持,是榜样的力量支撑着她,从小就立志要和他们一样优秀。所以啊,和偶像一样努力的她,后来得到了和偶像面对面的机会,得到了和偶像同台唱歌的机会,成为了和偶像一样的艺人,这样的追星才是真正的赢家啊。
物质水平的快速提高似乎也让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很多年轻人对娱乐圈感兴趣,因为他们只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光鲜、暴利,却忽视了其他更正面的东西。当然,这也与媒体过度消费这个行业、过多传递肤浅的认知有关。很多道理可能年轻的时候很难明白,但是你花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守在电视前、网络上去围观别人的奋斗史,对此津津乐道、指点江山,看着别人仓皇落败亦或是飞黄腾达,最后自己呢?浪费了时间,挥霍了青春,实在是得不偿失。就比如《偶像练习生》这个节目,当你花好多时间去关注他们、pick他们、安利他们,有朝一日,当练习生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时,你是谁?你大概还是那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学生或者职场新人,有一堆试卷要做,有一堆文件要处理,有一堆东西等着花钱买,可是却操心钱要怎么赚。
偶像应该是一种信仰、一种理想,是可以释放出更多正能量,能成为大家精神榜样的一种存在。有人因为喜欢赵又廷而自学画画,为了画出最接近偶像的样子而练就傍身技能;有人因为科比说过“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而每天提早一个小时起床,为了向偶像看齐而从学渣逆袭;有人因为喜欢TFBOYS而亲身参与公益,为了追随维护偶像树立的良好形象而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正确的三观、更高的格局、更宽的眼界,在支持偶像的同时,能从他身上真正学到什么成就什么,这或许才是追星正确的打开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