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
昆明的小精灵们又按时到来了,每年这个时候,这儿总能收留许许多多来过冬的红嘴鸥,这座被称为春城的西南边陲省城,仿佛确实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四季如春,冬暖夏凉。
只是长时间住在这儿的人,才能了解它的真正面目,“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西边下雨东边晴” “云岭之下多风雨,一遇风雨便成冬。” 如此形容昆明,再贴切不过了。
对比北上广,零星的人们生活在这片高原城市,树木,草儿疯狂地长,山间的风肆无忌惮地吹。
【1】
这座城市的风很大,孤独的人想早回家。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昆明举行,我只身一人来到昆明,只为了有更多的挣钱机会,然后挣更多的钱。
家乡话说的好啊,这不叫挣钱,叫“苦钱”,这样的苦,并不是残留身上的伤疤,头上的缕缕白发,以及不符合那个年纪里,面对生活时的平静表情所能表达的。
在那个而立年纪,本该在家教育孩子,赡养父母,而我,怀着一腔热血来到离乡千里外的城市谋生,从没想过回头,因为这个年纪的人,是最孤独的,周围全是要依靠自己的人,回头却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父母,孩子,许多不明事理的亲戚朋友觉得我是一个善于逃避的人,从不顾及家中大小事务,顶着不孝长子的头衔尝试在繁华城市的夹缝里默默谋生……
“爸爸,后天就过年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刚满四岁的儿子满怀期待地接我电话,临挂电话前这样说。
“回,马上就回,明天晚上就能到,爸爸给你带喜欢的玩具。”傍晚风很大,电话里有呼呼声,我很大声地回着电话说。
那时候手机还没有流行开来,我在街头的电话亭里给家乡村里唯一的一部固定电话通话,再由村长通知家里人来接电话,两头给钱,一块。
通完电话,我把在园里植树,种草的工具收了,交工头住处保管,打着手电筒出了门,往街尾的巷子里走去,早饭吃的馒头和咸菜,这会儿异常地饿……
“老板,一个翡翠白玉汤,外加一个小炒肉,两份米饭。”
1999年昆明的大米五角钱一斤,称头也足,一天工作十二小时十块钱,钱挣得少,如今大米涨了十倍,同行工资涨了二十倍,比起现在,物价是贵的。
家里时常煮一种豆腐合着青菜的汤,我管它叫翡翠白玉汤,如今当做趣事不厌其烦地讲给孩子听,心酸得很。
工头说,一年的工钱得来年再发,现在钱不多,只支一个月工钱回家过年。
工头与我是同乡,和往年惯例一样,虽说到年底了,挣的血汗钱没有得到落实,但还是很开心,一年没回家了啊,那种仿佛已经立于家门口的喜悦心情冲散了所有担心和无助,工头卷款逃跑的担心也少了些许。
回家的车票半个月前就买好了,压在床脚下,我卷了行李,叠整齐摆在床头,待年后又回来。
除了一本记录本,一张车票,没什么可带回家的了,记忆里昆明城很小,火车站就是城边了,滇池在西边城外郊区,而今水泥砖瓦建的“树林”正慢慢包围了这汪高原湖泊……
云贵高原的风一年四季不知疲倦地吹着,外出的人们都在年前匆匆往家赶,走的匆忙,我连答应儿子的玩具也没买就上了车……
【2】
时间巨轮在匆匆朝前翻滚,风雨十八载很快过去了,其间的沧海桑田再来回想,都历历在目,只是这些变化很难再细细说清了,唯一不变的是,我还是一个如当年模样的人,为生活四处奔波,生活在这个繁华似锦,却冷风呼啸的“春城”。
早上给大学即将毕业的儿子打电话,询问回家时间,打了三次都没拨通。
也许,在认真上课,没注意到电话,也许是忙着交论文,找工作……
出于担心,又给大女儿打了个电话,得知一切皆好,就放心多了,唯一不太能清楚表达给孩子的话是,如果孤独,就早点回家吧……
一个人在外奋斗时,孤独感不可避免的笼罩着每一个人,这座城市的风很大,孤独的人,早点回家吧。
故事完结,在写之前,本想给主人公起个好听的名字,却怎么也想不出,真实故事,如果喜欢,点个赞吧,将是我最大的鼓励。
城市的风很大,孤独的人,早点回家吧。
城市故事&上班那些事&世间事联合征文|这座城市风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