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初来觉得甚是温暖,不知不觉三分之一的量已过。但慢慢地却觉有种腻了的感觉,甚至越读到后面越觉得乏味,以及似曾相识。猛然惊觉,好像已经甜到了苦涩。
书中虽然划分了三十个标题,但是却真的不能算是三十篇完整的文章,每篇文章里的都是十分零散的片段,只是找一个标题把他们归拢在一起。而这些片段,其实像极了朋友圈会有的一条条状态,短短几字虽然甜腻温暖,却毫无来源和归处,仿佛凭空出现的花火。简单点说,就是段子。难怪有人评论:如果这样都能出书,那把我的朋友圈归集一下,也能来个几本了。
也许这本书会成为这个样子,真的如作者所说,“这本书记录了那些或幽默或甜蜜或温馨的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狗血的桥段,有的只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快乐而真实的片段”,但是爱情、生活,真的这个样子吗?
书中作者结婚两周年时时,老公送了她一个蛋糕,上面写着“我们仨,在一起”。不管这个片段是否真实,化用了杨绛先生《我们仨》里的内容却是肯定的。所以此处暂时就用两者之间进行一个比较。杨绛先生去世后,她和钱钟书的爱情成了许多了的理想标的。只是这一理想,添加了太多自我想象的成分。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爱情,可没有各种节日必须送的礼物,也没有问不完的两难问题。他们之间不会来一段,“我也许很笨,不会说甜言蜜语,但是我有一颗真挚的心,时刻为你跳动;我从前不懂什么叫浪漫,现在我知道了,只要和你在一起,吃顿饭也是浪漫,一起上自习也是浪漫;我从小到大没丢过一分钱,没掉过一串钥匙,从戴眼镜至今,没跌过一次眼镜,从懂事以来,没谈过一次真正的恋爱,我会把我所有的细心和全部的爱倾注在你一人身上。”更不会在日常对话中跳出个“荤段子”:“今年休年假,我带你去马尔代夫旅行。”“滚!”“七夕了,我们滚床单好吗?”“滚!”。他们的爱情,更像是花开并蒂,独立连枝。各有各的生活空间,却也能够互相扶持。
每个人的生命,是要自己去温暖和完善的,我们的另一半能做的只是让我们生命的火焰更加炙热——两把火相互,绽放出更热烈的光芒,而不要指望自己残羹冷炙的状态,来一个救星把自己端上满汉全席。
豆瓣里的许多对这本书评论,都是钦羡作者的感情能够如此温馨。而这也是这种类型的书不该多看的原因。看多了,只能觉得为何自己的爱情长在地域,他人的爱情美如天堂。完全沦陷于羡慕别人的爱人,羡慕别人的感情,羡慕别人的相处方式。
但其实,爱情本就不能比较。
因为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在一起之后的化学反应究竟如何,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无法复制他人的公式,只能催化自己的反应。我们唯有借鉴他人的处事方式,而不能让我们自己的生活也是套路丛生,段子遍地。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木讷,所以他爱你的方式不会有甜言蜜语,只会拼尽自己的努力让你生活的更好;有的人可能从小就是嘴里含蜜,但也可能他爱你的最大方式就是说情话,而没有实际行动。不要去参照,只需要去感受。自己觉得好,就好。
至于要看爱情会发生何种反应,除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还可以看看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格雷厄姆·格林的《恋情的终结》。如果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桌爱情的满汉全席,有各种各样的菜式;那么《恋情的终结》则是一道菜的味道极致,演绎着一段感情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