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讲过,小学三年级以后为了我们能写好作文,老师会让大家写第二天早晨要检查的那种日记。为了不把小秘密告诉老师(当然也没什么秘密可言),我就跟阿禾一样,日记本里全是口水话。
发小霏霏会在她妈妈的教导下,认真地在日记中描写她家的猫咪。与她不同,我那时所谓的日记本上唯一虔诚写下的文字就只有几句“至理名言”:日记日记,每天要记。一天不记,就会忘记。暂且不说这句话的格调问题,后来许多本日记的第一页,我都会写上这句话。
2
我真正的记录习惯,现在想来应该是源于一个很优秀的人。小学六年级毕业后的暑假班里,有一位极其优秀的老师,听说他现在也一样优秀。曾两次在不同的场合听他讲起曾国藩,虽然12岁第一次听到时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云里雾里,但老师讲过他就是因为曾国藩才有的记录习惯。
似我这般蠢笨的人,也曾有过一段心思敏感的时期。可能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开始慢慢接触到一些优秀的人,并尝试着了解他们的求学历程,去模仿他们的行为习惯,渴望成为跟他们一样优秀的人。于是,初一开学我便开始记日记。
还记得第一个日记本,粉色封面带密码锁的,这对当时的我来说价值不菲。前两年我翻看那本日记,仅从里面撕下了初一最后一次大考成绩出来那天的一页保存起来,让这最心无旁骛的一年的成绩给我带来一些动力与警醒。
其余的我给丢了,这是后话。
3
最为无趣的几本日记当属初三与高二、高三所记。这三年是精神极度紧张时期,唯有在日记中一遍一遍计算进步、制定计划、鼓励自己。
这几年的日记若做学习记录来看还是有一些价值的,然而我在学习上也没什么天赋。
高一时,学校邀请几位毕业的学长/姐回学校做心路分享,我在大会上又一次听那个极其优秀的人讲了一遍曾国藩写日记。我想了一下,或许那六年不曾终止的日记,就是源自于这两次无意的心路分享与自我鼓励。
后来我在给学生讲课时,也会跟他们分享一些我身边优秀的人和事。这是希望他们能明白,内心的强大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时时给与自己鼓励。
4
日记可能被人看到的感觉还是很非常极其无敌之尴尬的。高考过后收拾东西时遗漏了几本日记在租的房子里,后被同住的阿钺小姑娘所发现,一时面红耳赤,唯有拜托她将那些烧毁。
私密空间被分享,虽无伤天害理之言,但励志且毫无逻辑的日记被人看到还是异常尴尬的。
这种尴尬或许来自于一个渴望优秀却并不优秀的人,在面对自己十分努力过后依旧难堪的成绩时,自己可以承认自己努力过了,却并不愿别人觉得自己是努力过的。
这种感情很复杂,也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人会不会有同样的体会。
当然,那几本日记中或许还写了什么令自己都不忍直视的感情事。高中时估计根本就顾不得这些吧,唯有这么自我安慰道。
5
与所有情窦初开的孩子一样,也曾在日记里写过爱情。大一暑假回家,收拾杂物时看到许多令我不太舒服的东西,带着一种对当时的怨对,将许多东西付之一炬,包括几本日记。那时曾固执地认为这样便可以将那个蠢笨的自己从人生中抹去。
现在想来,这也是没必要的。时间往前行走,以前的自己并不会对现在的我有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当然,当做一个警醒还是有必要的。
6
自大学起,纸质日记便换做了电子日记。至今为止用过许多APP,最好用的当属Daygram。遗憾的是它没有登录功能,换手机时日记的导出并不方便,上次换手机就遗失了许多每天记载的诗句。
近年来,因为生活终日反复,我便每日读不同的诗歌,在每次日记开头都写上一句鼓励的话或者喜欢的诗句。这个习惯也成了平淡日子里的调味剂,我也逐渐地能从每一天的生活中发现了乐趣。
7
在我的日记中,几乎没有关于任何不好心情的记载。很难过的时候,打开日记也只会写一些鼓励的话,回忆之前关于这种心情的处理方法。
我希望能将开心的事情、向上的心情分享给未来的自己,她会如我一样平和与快乐吧,我想是的。
在漫长的六月里,曾在日记里记下过这段话,似乎是某个电影里的,但这不重要。我知道的是它令我的生活再一次充满了阳光。
8
谈到这里,忽然很想将一本日记集子分享给大家,梅·萨藤的《过去的痛》。文字语言极其精致,对生活和工作的描写也很贴合我胃口。在家时是我的床头读物,每晚睡前会看上两页,只是可惜没有带它来北京。
另附:
阿禾的故事见父爱如山,山倒了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