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隆德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探索建立以“政策优化+人才、党建引领+人才、产业集聚+人才、整合资源+人才、服务保障+人才”的全方位人才培育机制,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党政统筹“兴”,破解“不愿来”的问题。紧紧围绕人才强县战略部署,制定印发《隆德县人才振兴实施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进一步理顺人才工作机制,增强人才发展合力。深化教育、卫生、农业农村等领域专技人才的管理、评价、使用、流动等制度改革,优先为乡村振兴一线表现优秀的专技人才评聘中高级职称400余人次,为120多名公务员晋升职级,破除“四唯”倾向,为2000多名中高级专技人才减负松绑,营造心无旁骛钻研专业技能、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县级领导干部“1+N”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定期联系40多名青年拔尖人才、托举人才等高层次骨干后备人才,帮助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五特五新五优”产业、涉农企业等领域的示范带动作用。
党建引领“带”,破解“人难选”的问题。坚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头雁”队伍,实施村干部“广进优备”行动,打破常规思维、地域界限,按照年薪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面向社会公开选任一批政治过硬、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的返乡大学生和“乡土能人”,补齐村党组织书记选人乏力问题短板。探索建立“村集体+企业+带头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党建共同体试点,促进规划、生产、销售、管理等集约发展, 在乡村振兴一线培育“两个带头人”1100余名,带动2.6万余户群众共同发展。坚持把导师帮带作为培育农村实用人才的有力抓手,创新建立跨区域导师帮带机制,建立帮带关系462对,精准制定帮带项目,有效发挥“土专家”“田秀才”“新农人”的带头作用,带强基层组织、带快产业发展。
聚焦产业“引”,破解“引进难”的问题。建立“产业+人才、人才+产业”的全职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模式,明确人才引进“34条措施”,引进16家科技型企业和100多名急需紧缺人才。结合肉牛特色优势产业,引进天津大洋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和研发团队50多人,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本地养牛技术能手200多人,带动200多户群众集约化发展肉牛产业,有效拓宽群众的致富渠道。积极发挥厦门大学、闽宁帮扶资源优势,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00多人,培育技能人才和乡土实用人才2500多人。持续推进校企联合,引进南京农业大学、宁夏农科院等高端科技研发人才13人,邀请厦门大学、西北农林大学等院系专家教授来隆开展新产品试种、专业技术培训等10场次367人次。
整合资源“育”,破解“用不好”的弱项。选派297名干部组成99个工作队驻村服务,整合专技人才200余人、文化文艺人才120人、“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68人,成立肉牛养殖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和“科研院校+土专家+企业+农户”的人才服务团队13个,每月集中一周时间深入基层组团式、定点式开展培训讲解、技术帮扶,充分发挥兴农助农作用。建立“企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农户”的联合发展机制,联结带动2000多户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培育养牛能手、种植能手300多人,指导成立私营企业、合作社36家。整合人才专项资金350余万元,开展各类培训5600多人次。依托独特的非遗文化资源,打造自治区级非遗传承基地7个、市级14个,文化大院25个,培育扎根基层的民俗民间文化传承人等人才152名,乡土“非遗人才”助力农民增收的作用持续显现。
优化服务“用”,破解“留不住”的问题。坚持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服务理念,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和全方位服务人才机制,构建人才诉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发展“一帮到底”闭环服务,加大引进人才落户安置、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优惠政策和精准服务力度,建成“人才公寓”50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才的“后院”“后代”“后路”问题。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要行业,建立工业园区企业孵化园、大学生创业园、老巷子创客园等发展平台,积极实施人才项目、搭建人才载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65万元,培育创业实体321个,创造新岗位270个,创业带动就业1544人,为各类人才提供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