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钱穆的《论语新解》以及傅佩荣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第七则。
1、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2、译文
钱穆白话试译
孟武伯问:“子路可说是一个仁人了吗?”先生说:“我不知。”孟武伯再问,那么他究竟是一怎样的人呀?先生说:“由呀!一个具备千乘兵车的大国,可使他去治其军事,若问他的仁德,我就不知了。”孟武伯又问:“冉有怎样呀?”先生说:“求呀!一个千户的大邑,具备兵车百乘的大家,可使他去做一总管。若问他仁德,我就不知了。”孟武伯又问:“公西华怎样呀?”先生说:“赤呀!国有宾客,可是他束起带,立在朝上应对一切,若问他仁德,我就不知了。”
傅佩荣注解
【译文】孟武伯请教:“子路达到仁德标准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他再度请教。孔子说:“由啊,一个诸侯之国可以排他带领军队,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求,怎么样呢?”孔子说:“求啊,一个卿大夫的领地可以派他去担任家臣,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赤,怎么样呢?”孔子说:“赤啊,他穿戴整齐在朝廷上,可以派他去与贵宾谈话,但是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行仁。”
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又称公西华,孔子的学生,鲁国人,小孔子四十二岁。
孟武伯听说孔子称扬“仁”,又不知其意,所以举几位孔子的学生来请教。他的问话是比较空泛的“仁的标准”,事实上,孟武伯根本就不知什么叫仁,他只知道有这个概念。
孔子很直接,回答“不知道”,因为行仁是一辈子的事,怎么可能在学生还那么年轻时就加以判断呢?孔子尝自信:“若圣与仁,则无岂敢?”他怎么会说他的学生达到行仁的标准了呢?
傅佩荣:即使做大官,也不见得能行仁
孔子的三个学生各有优点,都可以出来做官。孔子的这三个学生分别是军事、政治、外交三方面的人才,各有特色。
总之,每个人在社会上都可以因其专长而成为人才,但行仁是最难的事。因为它与人的生命历程有关,即使做了大官,也不见得可以达到行仁的标准。做不做官靠机缘巧合,而行仁则是每个人一辈子都要努力的,这叫“一以贯之”。“仁”是人生的理想、原则,代表生命的最后目的。孔子这段话的用意即在此。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由于孟武伯的不断发问,孔子在这一则中点评了三位弟子。孟武伯发问的中心思想,是想知道这几位弟子是否具备"仁"的品质,孔子却只说不知。再问,孔子就就他们的才干发表了点评。孔子认为,子路是可以在千乘的大国中担当税赋管理的职责;冉有可以在公卿之家担任家臣;公西华在礼仪方面有才干,可以很好地处理一国与其他国家宾客往来的事务。
夫子指出了三位弟子各自方面的才干,他很清楚谁的特长。至于说"不知其仁也",应该是认为他们还都不太具备。"君子不器",君子在具体的才干之外,还应该具有更高的修养和品格,所以这三位弟子还都只具有具体的才干,在仁德方面,尚有所欠缺。
4、弘丹学习心得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仁,估计他不懂得何为仁,所以,他教举孔子的三位学生,问孔子,这样的人算是仁吗?孔子的回答均是:不知其仁也,就是不知道他的这三位学生是不是达到了仁的标准。
从孔子的回答可以看出,孔子是非常了解他的这三位学生的,他知道他们的专长,也知道他们适合的岗位,也就是“器”的部分。但是,他却回答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达到了仁的标准。
孔子“仁”的标准应该是挺高的。钱穆注解:孔子平日讲学极重仁,仁乃人生之全德,孔子特举以为学问修养之最高标准。
孔子的三位学生已经各有专长,但还得不到全德的标准。达到全德是很难的,需要一个一生都在自我提升的过程,它更多的是一种趋势,是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
孔子的回答也告诉我们,即使已经有所专长,能够独当一面,或者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了,也不应该终止“行仁”,不应该放弃自我提升。
“仁”是君子追求的目标而不是一个标准答案。孟武伯想要寻求一个标准答案,但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仁是没有标准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