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有三句话,我们可能非常熟悉。但是,就是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理解才是对的。
三句话是这样的,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的三重意境:
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山、看水,我们再日常不过的事情,人家居然给你来了三重境界,这是不打算带我们玩的节奏呀,你说让我们凡人怎么破?
01
初看是山,因为你脑中无料
今天我们不从禅宗的角度来解读,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解读,道理是类似的。给大家说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帮助大家理解。
大概是我上初中的时候,一天放学回来,发现我家的门口有一个凳子,凳子上放着一个两三厘米厚的小黑方块盒子,盒子的上端还有一个细天线。正想去看,被父母喝止,说是正在睡觉的叔父的东西,不要碰坏了。
后来我知道,那个就是当时的mini大哥大,也就是早期的手机。放在外面,想要接收信号,因为那个时候城市都未必有多少信号,更何况是农村呢。
那个时候,因为我从未听过、见过手机,所以我大脑中没有任何手机的知识,就是我们老家说的脑子没料,所以我看到手机,就是一个带天线的小黑盒子。
现在我拿到一个手机,我就知道它能打电话、发信息、安装各种app,我也知道它的基本构造和原理,所以它就不在是一个小黑盒子。
索维尔:认识到自己的无知,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知识。
因此,参禅之初看山是山,因为你对山一无所知,就是一堆石头堆积的东西而已,你再也想不到其它的了。说白了,因为你对山的无知,你只能看到表象。
02
再看不是山,因为料多了
随着修炼的精进,你再看山它不是山了,这是因为你知道的多了。当然看到山的时候,你知道山是因为地质运动形成的。甚至你知道这座山的海拔高度,知道山上有哪些景点,知道山上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溪水瀑布等等。
如果你脑中的料更多一些,你还能想到一些山的诗句,李白的、杜甫的……。再进一步,你也许能想到一些和山相关的道理,比如苏东坡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假如你对艺术有些了解,你还能想到中国的山水画法,想到王希孟短暂生命中最绚烂的一抹烟火——《千里江山图》。进而你就能知道,红遍全网的《只此青绿》的灵感,就是来自于这幅画。
当你还知道一些历史知识,你还可以讲述一段美好的君王和天才的故事,就是宋徽宗指导王希孟绘画。
更厉害的你,或许还懂一些地质、自然的知识,你就能知道这座山上的石头是什么类型,山上的树木有哪些种类。
无论你看到山,开展到上面的哪一步,对你而言,山已经不是第一步意义的那座山了。
03
手动到自动的跃迁
你也许要说,我游山玩水想这么多还行,我要没事见到一座山就这么想,还不得累死呀。
可不嘛!人类进化到今天的这个阶段,这些问题早搞定了。
我们的大脑有点儿像一个会授权的CEO,在重复的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定的时候,它不会事无巨细都管,而是把一部分交给手下,通常的说法是“从大脑皮层下放到下丘脑,最后就会实现不知道的知道,形成一种意识自动化”
你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的时候,整个认知负担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大脑的这个机制,目的是为了节约能量,大脑是很会进行管理的,它会将已经形成的熟练认知下放——不管了,授权了,继续去接触新的东西了——这是一个不断吸纳、下沉的过程。
作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我们的认知更神奇的地方在于,能将很多的认知,以及认知以后的反应、决策下放,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
当我们到了这个阶段,你再看山又是山了,因为你的大脑不需要主动想第二步的那些东西了,你的潜意识自动在后台运行了,你同样能够感受到第二步带给你的那些美好和感受。这个时候,你仿佛回到了初始的看山是山的阶段。
但是这其中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阶段:因为你对山无知,所以你只能看山是山,看不出啥别的。
第二阶段:因为对山的很多认知,是你不断摄入的,所以你还需要用大脑思考、学习,慢慢去帮助大脑积累相关知识。这个阶段,你是用意识看山的一切。
第三阶段:大脑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认知,而且这些认知因为熟练程度很高,已经被大脑转为后台程序了。所以你不需要调用意识,你的潜意识也能给你匹配很多知识,就是你想要不用想就知道。比如1+1=2,你现在不用算,你就知道一样。
04
高级的人生,是素与简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不禁想到王国维的诗词和这一过程高度吻合。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因为你啥也不知道,你只能上高楼,看看眼前的景色而已。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不断研究相关知识,投入度那叫一个高呀,结果茶不思饭不香,人都瘦了一圈。还好,学了不少知识。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打通任督二脉,这个时候,你哪哪看山,都能感受风光的秀丽、人文的浪漫和魅力。
为什么我要说这句话呢,而且还是用认知的方式来解读呢?其实这个和我们认知是一个模式,我们常说高级的人生是素与简,这句话道理在哪里呢?
其实道理就如同禅宗看山,当你处在认知的第一阶段,就是看山是山,你压根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这就是达克效应。
第二阶段是很多喜欢读书,但又没读透的人的写照,学了很多知识、方法、技巧、工具,就自以为自己满腹经纶、饱读诗书、通晓古今,所以就咋咋唬唬,遇到什么事都要展示一下自己的“高深”和“见识”。这个时候,自然是看山不是山。
第三阶段,为什么说是认知的高级阶段。因为这个时候,一个人的认知复杂度已经很高了,而且已经到了后台运行的阶段,所以遇到什么事,他能看透、看穿,他就能选择最简单、最节能的应对方式,比如《遥远的救世主》中的丁元英就是如此,这在外人看来是非常的简单。又回到了给人看山是山的感觉,其实这个时候是后台的复杂,表现的简单。
这种情况在普通人中不容易发现,在得到高僧身上我们常能看到,他们多表现的不争、智慧和圆融。原因就是后台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因为大师经过多年的修炼,对诸多事宜都有过深刻的思考,并且不断地、反复的、长期的通过修炼,形成了一套或多套识别和处理模式。这个模式不仅包括对自身的觉察,就是觉察出自身情绪引爆的各种模式,也建立了新的应对外在金钱、名利、指责、辱骂、挑衅、女色等事物的应对模式。也就是说大师建立了足够复杂的后台,这个后台可以处理应对外界的各种人、事和物,也就是具备了上帝视角,所以他也自然是包容性极强,就是我们所谓的不争、智慧和圆融。漫画大师蔡志忠,常常给人这样的感觉。
因此高级人生的素与简,是前台的简单,但是后台高度复杂,不过这个后台是无意识运行的,是多年修炼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