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最后一天,亦是春天的最后一天。
昨夜下了一场雨,早上起了阵阵凉风。风雨送春归,似乎很应景。
上周还是满树花苞的苦楝,现在已经全开了,有些花瓣已经随风飘落。临川先生有云,"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血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楝花是二十四花信风的最后一番。
古人将花开时吹过的风叫做花信风。自小寒至谷雨,人们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为代表,称为这一时节的花信风。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始于梅花,终于楝花。这便是二十四番花信风。最早见于1500年前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惊叹于古人对物候观察的细致与持久。
以风为信,以花为信,告诉你下一个时节的到来。这是多么具有诗意的一件事。
花信风里面的候也极具韵味。除了代表一候五天之外,我觉得它亦有等待的意味。等一种花开,还没到之前,已经满心欢喜与焦急。终于等到 ,是乍见之欢,又是久别重逢。譬如,你走在路上,忽然有一股熟悉的香味钻进鼻子,却又一时想不起是什么。闻香寻花,原来是泡桐!噢,快到清明了。
去年冬天的时候,本想依次记录花信,不敌惰性,终是耽搁。不知不觉,花信已终了。梳理一下,发现除了瑞香、山矾、麦花未见之外,其他的花竟都偶遇过。
楝花落,花事了。
了的其实是春天的花事。
古人为何对春天的花事如此看重,大抵是因为那时的冬天太冷太漫长,所以对春天尤为盼望吧。
春天的花儿落了,夏天的花还会开,植物的故事还在继续。
只不过,接下来花开时吹过的风,便不能称为花信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