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把filofax记事本挂到了闲鱼上,第一次挂了400,一个月左右没人问,于是前两天我改成了298。
今天有人昵称叫什么丫头的深圳女孩给我留言:260包邮。
看到这个留言我很纠结,倒不是说被她砍了几十块钱很在意。而是突然有人想我询价要把笔记本买走的时候,我舍不得了。
我甚至想如果有人出400或者500我会不会卖,我纠结着。卖了,可惜,划不来,而且我得重新买本子,尽管肯定不会发烧再买这么贵(650)的,但毕竟还得选择,而我,已经害怕了选择。
我忍不住想如果卖了,得到的只是两百多块钱,对现在我的债务来说只能说杯水车薪,没多大作用;不卖,我以后开会,出差记事,一来有面子,二来它确实功能多,用着方便顺手。
就在和买家聊天的那十几分钟里,我激烈地进行了头脑风暴,最后决定不卖了,把本子从闲鱼上下架。
这件事本来不大,但是把它和这两年的一些事联系在一起,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可能得了选择焦虑症。
这种症状的表现就是,面对一个选择或者需要进行决策的时候,会从各个方面思考这个问题,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选择,也久久不能下决心;抑或者先前已经做了决定但真正到了面临的时候,又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这个问题最开始源于我的退学经历,由于不适应当前的学校,我曾先后于大一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末要求退学,并以挂科七门以示自己的决心。但是由于家庭问题我最终没有成功。
外界的因素促使我强行改变自己的行为,进行补考,继续留在学校学习。而我深深记得那几个夜晚,我独自一个人,仔细想着退学可能要面临的一系列灾难和留下来所要面临的不喜欢的生活,那是我最纠结的日子,也是最黑暗、最痛苦的日子。
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去生活可能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可是人生中不是每件事都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的,明白了这一点使我更加成熟了,也让我在之后的每一个选择中都分外小心。
可是有时候太小心总会带来一些纠结与痛苦,可能这就是“创伤性选择焦虑综合症”吧,我自己命名的,不知道医学上有没有这样一个术语。
当一个人曾经坚定的做过一个选择,并开始为之努力时,一些更加强大的外界因素打败了他的决心,让他不得不被迫放弃自己的选择,去走另一条截然相反的路。
这,是不是意味着心死了。
诚然,有可能这条路走下去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那一次挫败的自我选择对主体所造成的心理创伤又该如何判定呢?
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有意回想了一些近期面对决策自己的反应。
我的表现是:更加的依赖于别人的看法和建议,无法独立的进行思考。我所变得更擅长的是将周边一大堆的数据、信息、决策条件、建议进行分类整理,以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信息。
可是我定下决心、做决策的能力却变弱了,这将对我的领导力和决策力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种“症状”会好转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我觉得我自己既是问题的载体,有事解决问题的思考着,接下来我会更加有意识得关注这个问题,期待有突破性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