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跃儿
关键期是苍天赋给你的,是孩子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心智结构
第1时期,安全感的建构,父母作为第一关系,有分离焦虑是好的,过于分离焦虑是由于家里人太少,与朋友伙伴的互动少
儿童的灵魂是在身体之外的,6岁以后才是有灵魂的人,之前一直都是肉体的人。
孩子是通过外显行为积淀内涵的
第2时期,嘴的敏感期,啃到不同的东西,大脑的神经元会建立不同的连接
第3时期,手的敏感期,很多敏感期会重叠,一个经验建立起以后,出现新的模式会用旧的模式建立再用新的模式建立
第4时期,腿的敏感期,所有的发展行为都是愉悦,循环重做是为了重复愉悦,水泥,井盖,草,砖等不同的路带来脚的感觉。痴迷于来自于脚底的感觉。不要穿响的鞋,干扰她大脑的感知反应。脚的敏感期发现了独立。
第5时期,通过外显行为改变了东西的位置,建立空间感,让他发现事物在空间上是可以移动的。把弄乱再弄好,是一个学习如何整理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两岁之前开始建构自己的逻辑体系:一岁之前通过感觉器官感知事物的具体认知,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逻辑,把这些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系统。因果关系。例如,妈妈离开了还会回来。
执拗期,固执期:本质不变,表面是可以改变的,这一时期孩子会固守已知的概念,通过不断试验错误,让孩子发现很多事物原来就是真实这样的。
3岁送幼儿园,这个时期孩子对人的语言理解也建构好了
4岁探索他人心智,孩子会跟你玩小聪明,他会以为你不知道,很可爱
6岁建立群体意识,主动想要参与到群体中去
家里的环境:
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进行有效激励,可以不断修正错误,让他认识到从犯的错误中都会有收获,成为更好的自己,吃一堑长一智。
错误的养育方式:
纠正你不喜欢他的地方,这其实是他的发展过程,是你在控制他
老人对孩子的感情是两极的:
要么好的不行,要么坏的不行,标准就是不要管,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
大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所有错误的地方都是对人的发展机会的浪费
如果你没能在孩子6岁之前把他培养成一个人格健全的人,那么不要懊悔,还有机会。因为人到18物质身体成熟,到21岁人的精神身体成熟,如果过了6岁也不用太自责还有机会成长学习。
分离焦虑期,送幼儿园,父母应该怎么做?
哭是正常的,可以反映出依恋模式是正常的,想办法让自己不难受不焦虑,并不要表现出来让孩子看见,影响孩子的焦虑,淡定一点,微笑着挥手离开,蹲下来看着孩子,让孩子通过妈妈的表情和态度,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坚持一段时间后会变得很好。
打架问题:
童年适当的打架是好的,通过打架知道与人互动都有哪些模式,是建立自我保护机制,建立社会性的能力,否则面对别人横的时候会很害怕
一个好的方式:磕碰了揉揉自己,也揉揉家具,这种最亲密的互动,让孩子从小变得温柔
打架的时候,家长不要有受害者心理,不要觉得这是被欺负
如果孩子跟你讲述打架的过程:
要做到平静的倾听,不要加任何评论,通过讲自己过去的故事或其他童话故事,从故事里获得经验,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让孩子自己不断地去练习这个能力
幼小衔接:
是为了建立学习能力,学习模式要转化,练习表达,不是需要知识,而是需要转变模式,讲授抄写问答的不是好的幼儿园
普遍存在的错误的爱:
1把孩子当宠物,投射;
2把孩子当上帝,仆人式的爱;
3忽视;
4把孩子当白痴,控制他;
对于老人带孩子的问题:
唤醒老人对教育的研究,把孩子当自己的实验品,通过不断学习,让他们有力量进行实践,给老人一个成长的机会,让他们看到孩子的很多人格特质都是你培养出来的成就感。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
“我有点生气,我需要深呼吸”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大喊大叫的发泄情绪。
挑选幼儿园,看什么细节?
1看环境不是为了让大人觉得很好,是为孩子去做的,环境看上去让你觉得孩子在这个画面中是一副很美的画卷
2老师都很放松,不会装的过分亲热,像自己家一样的自然,很滋养,笑容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
3幼儿园的发展目标是对孩子有利的
4有一个对人类学有情怀的园长
教育最核心的问题:
是人类深层的枢纽,区别于动物;
懂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