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标:降低不确定性
尽力让70%以上的事情变得可知可控,留下30%的不确定。
用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行为,让一件复杂的事情发生,并能够顺畅地运转起来。
方法一:运营指标拆解
界定指标的分支指标和构成要素;这些分支指标或构成要素是否存在提升的空间;
如果要提升某个分支指标,将其拆分和落实为具体的运营手段。
方法二:数据分析方法
提升逻辑能力:输出有框架、有条理,形成惯性——起因-经过-结果,现状-问题-原因-解决方法。推荐阅读《思考的技术》、《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方法》、《学会提问》、《创新者的思考》。
数据的价值:客观反映产品状态和所处阶段;了解用户;发现问题;寻找达成目标的最佳路径;挖掘线索。
课程报名人次=网站流量*(课程转化率*1.5)*(人均报名课程数*5)
度量:网站访问数、注册数、报名客户数、实际上课用户数(20-50%)、视频停留时间、单视频重复播放数。
关注异常值,并找到方向性的指引。
20%的重点用户带来产品80%的价值,至少50%的精力关注重点用户。
数据对比,发现6门课程的报名数量高于其他课程,可能是使用同一个文案模板。
数据对于运营的作用与价值,是找到战场上的发力点和突破口。
方法三:内容运营
考虑长短期收益,短期促进内容被消费,长期建立识别度和信任感。
首先要明确内容边界,打上风格化标签。
流程:用户认知(品牌定位、塑造、传播)-用户转化(运营手段)-用户使用(场景搭建)-用户付费
三节课定位:原创、有实例、有态度(唯爱与用户不可辜负)、有情趣、有温度。
1、内容的生产
UGC:内容初始化—少量用户加入—内容生产者激励(点赞,分成)—更多新用户进入
鼓励更多用户加入生产:在产品和文案等各种层面加强引导,借助话题引发用户参与的意愿,“造典型、造标杆”树立榜样,对核心用户给予特别关注和维系。
PGC:如何写出用户爱看的内容?选题策划—资料收集整理—内容生产加工—内容组织呈现
选题非常重要,选题可能就决定了一篇内容60%以上的成败。
选题技巧:对知名对象的吐槽、对经典案例的专业深度分析、颠覆认知的观点、热点事件的差异化视角解读、数据盘点预言、共鸣性问题。
方法:随时随地收集灵感,明确框架再填充细节。
专业人员催稿:分解任务,软硬催稿(物质激励、人肉陪聊)、坚持不断。
三节课内容策略:常规内容保底、爆款内容重点突破,类似电商网店的爆款策略。
2、内容的组织
内容组织和标准建立,例如豆瓣的宋体10号、单倍行距;
内容的聚合,例如魏则西时间专题、话题、月度精选;
整体内容的导览和索引,随即发现还不错的音乐、关键词搜索;
核心拳头内容的呈现,站内Banner、核心推荐位、浮层、弹窗。
3、内容的流通
产品内部流通方式:专业人员组织、算法智能推荐、用户关系和行为。
产品外部内同:运营人员选取优质内容分享到第三方平台,鼓励用户分享到微博、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