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1.1:认识秩序
- 社会生活中“秩序”无处不在,之所以我们很难发现他们,是因为他们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只能看到失败的例子,却看不到成功的例子。因为成功的社会协作经常让我们习以为常。
- 高峰时段的交通就是很好的协作范例。人们从不同时间、不同出发点,分别到不同目的地,经过不同的路线,最终基本都能到达目的地。整个过程充满了变数,但大部分时候都能正常运作,这本身就是协作结果。
1.2,社会协作之重要性
- 人们对协作的依赖远胜于生产出来的经济商品;
- 引用了霍布斯的《利维坦》。
这本书对社会协作的基础做了说明,即:远离暴力和抢劫。作者似乎认为只要人们遵守相应的法律,不侵犯他人的财产,不伤害他人,即可开始协作。而事实上远不止如此。
1.4,智力工具 - 经济学家的技能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方法,并不是一种结论。其价值在于帮助人们思考,得出一种更为理性的结论。
什么是“思维方式”?
或许可以通过书中的一套基本预设得出,这套预设是:
所有社会现象均源于个体之行为及合作,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基于他们预期的额外收益及成本进行选择。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关注:
- 个体行为——主要是指节约和权衡,或者说是代价。节约即最大限度的从资源中获取收益,而稀缺使得节约成为必要;
- 群体合作——群体合作的核心问题在于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
- 前两种活动的结果——我们可以以高峰期的交通为例:
- 人们规划行程、决定加速还是减速甚至闯红灯的时候,是在节约时间(时间:稀缺资源);
- 人们在特定情况下做出临时决定(如闯红灯、并线、走近道)时,是在做选择(实际上,规划路线的那一步,已经在做选择了);
- 尽管群体之间并没有事先协商,但大部分情况下,大家都能到达目的地,整个过程协调了所有个人决策,虽然不一定很完美;
或许,这种无意间的协调行为正是人们在做有利于自我目的的决策后产生的副产品。
实际上,“专业化”是非常重要的,它使得人们各得其所,并在最后增加国民财富。但没有协作的“专业化”只会带来无尽的混乱。
1.5,通过互相调节进行合作
社会协作是什么?
社会协作是对群体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不断变动的净利益之持续的互相调节的过程;
举个例子:
假设,一条高速公路的入口、出口都在右侧,为什么不是所有车辆都挤在最右侧的车道?
因为,由于出入口都在右侧,所以右侧车道会很堵,所以人们会做出取舍,换到旁边的车道,然后找机会插进右车道。人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车策略,并在人们判定无法在改变车道的行为中获得净利益(如走的更快一些)为止。同时,个体在做出个人决策之后,其决策结果也将影响到其他人的个人决策。由此产生了变化,产生了无意间的协作。
说的通俗点: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做某件事更划算的时候(预期收益 > 预期成本)时,他就多做一些,反之就少做一些。而当有金钱作为激励手段时,事情就变得好办了。
一点小小的变动(指金钱上的)就会让一些人改变他们的行为,关键是,这些变动的方向与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情更趋向于一致;
1.6,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是基石。人们对稀缺资源的态度将取决于此。游戏规则影响激励。
规则必须稳定,必须让参与者至少粗通。
1.7,产权作为游戏规则
私有产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产权”之不合理
缘起: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体仅有对“消费品”(如:袜子、衣服之类的)的私有产权,但生产工具(如工厂、设备等)的产权却归社会共有,即成为了“社会产权”,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产权不能自由交换;
结果:由于缺乏自由交换,“社会产权”就无法对个体产生有效的激励。导致的结果无非就是群体吃大锅饭,甚至企图将社会产权变成其“私有产权”;
所以:清晰界定并严格执行的产权制度,能促使人们有效使用现存的稀缺资源,也能促进人们去发现新资源、开发新技术;
1.8,经济学理论的偏见:缺点还是优点
- 经济学重视选择:经济学强调假设所有社会行为均源自于人们的自由选择,尤其是无意识的结果;
- 经济学重视个体:即所有的选择均来自于个体行为,若干个体选择拼凑起来,成为了群体经济行为;
有一个问题:
经济学预设了人们在做某件事之前,都在心里设定了一个“目的”,在此目的下进行决策。但实际上,有很多行为却并非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譬如一次闲聊等。
'' 秉:其实未必。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只不过未必需要将“利”视作为实际的、物质化的收益。“心情愉悦”一样是利,“获得知识”一样是利。应该要更为弹性地去理解“利益”。而这些非物质化的收益,可能在表面上无法量化其产出,但或许可以间接影响到后期在其他经济行为中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