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这样的标题会让人有什么感觉与什么感想呢?
读书营做的不好吗?郝晓东老师的一次次和大家的交流与授课让人失望了吗?
不是!不是!肯定不是!
我只是提醒自己就写作而言,这里只是个起点,只是让师傅引进了门;我也是提醒自己对任何事情不要以为有捷径可走。
一、入门之前
日记一直坚持着,有感随时而发着,偶尔上千字的文字也组合着,可为什么就不出货,间或有点货却又拿不出手呢?2017年秋季走进“常春藤读书会”才知道自己阅读的广度、高度、深度几乎都没有。没有阅读的做基础,怎么可能有写作的建筑物生成。朱永新老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连精神都不在发展状态的人怎么可能有驾驭写出好文章的能力?所以我跟着郝老师走进网师开始了啃读。啃读的过程才知道了自己是真无知。
二、站在门槛上
能站在写作的门槛上其实是一份福缘,因为有缘看到了里面的高人、能人是怎样的专业,又在专业的基础上活出了怎样的生活品质与人生价值。此时才越发现,意识到“专业”的价值所在于人而言是何等的重要;才认识到如果在一个行业中,纵然你再辛苦再实践,没有专业功底与专业学习,没有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充其量就是个有经验的老农,永远成不了袁隆平,上不了台面。现在的我虽然意识到了,但职业生涯已近尾声。好在被一句话激励着“学习的路上何时起步都不晚”。于是,下定了决心开始啃书,从打基础做起。
三、一脚迈进
有福之人总是能遇到好的机缘。写作营于我而言就是如此。想写吗?早就想写!而且和我从职路上的导师,山西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的教育家,《给教师得建议》《给校长的建议》《给家长的建议》《给学生的建议》系列丛书的作者,任职长达15年之久的原山西省教育学院长陈茂林教授有约在先,等我能写成一本书的时候,他老人家给我作序。因为对怎么写没底气,我对八十三岁高龄的陈老师说,“我在努力学习的路上,十年后您给我写序,为了这序您得好好保重身体”。
写作营的走进让我知道了水的深浅,水跟深,我却连基本动作都没掌握,想游泳得好好下功夫,想游的好得把付出当做享受。好在郝晓东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在这条路上虽然艰辛,但还是有道可循,有方法可鉴。关键是看自己的了。没有能不能,只有想不想。余生走阅读与写作之路,把阅读与写作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我心甘情愿。
四、修行的日子很漫长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知道没有一件事情可以轻而易举获得成功。我说,走进写作营充其量只是起步而已。“充其量”或许看似有点低估它的价值,但高估了反而会使自己得到太多的失望。而事实上,七天的写作营能把一个人带上写作之路,开始起步已经是功德无量了。之前没有公众号,现在有了;不会用简书,现在会了;没有遇见这么多志趣相投的人,现在聚在一起了;没有高人引路,现在被带上路了。接下来呢,不会一蹴而就,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甚至或许今生就是经历了一个努力的过程,我可能就属于只能经历过程的这一类。但是,生命的价值就在于经历,经历自己所爱,所愿。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在写作路上坚韧不拔,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