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怎么通过“暗时间”这个概念,了解和转变自己的固有思维方式,并如何去解决问题。
那么什么是暗时间?我的理解是:锻炼我们的大脑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在提升个人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思考和付诸行动上。
为什么要锻炼呢?那是因为:
1.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人在从动物到人的过程中,经过了非常漫长的数十上百万年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为了适应大自然获得生存,人的很多行为和其他动物一样,作为生理反应的一部分,通过遗传的方式被一代代传递了下来。(比如:婴儿看到蛇就会哭。)相比作为动物的时间,人学会思考、建立文明的时间还非常短暂,很多知识、认知、行为的迭代还无法形成生理上的反应,并遗传的方式进行传递(比如:火枪的发明与大规模使用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婴儿却完全不会害怕)。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的思维的进步还跟不上我们的创造。以至于经常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大脑中的感性(动物的生理反应)思维和理性(人的理智)思维,经常发生冲突,影响我们的判断,耽误我们的工作。
案例:
张家界的玻璃栈道,走上去的人几乎没有不腿软的。可是人家在说明中早就告诉你了这种特殊的玻璃是子弹也打不穿的,为什么我们还会害怕呢?这就说明,我们虽然在理智上接受了安全这个概念,但是我们的感觉并没有跟上理智,会本能的感觉到很危险,然后身体就被控制了,所以会腿软。
接受了安全的这一部分,叫做理智大脑,把给你下红灯发危险信号的这一部分,叫做情感大脑。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理智大脑和情感大脑交战的情况。
案例:
明明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但偏偏就是停不下来?明明DEADLINE就在眼前,但是还想拖延一会再做。如果有这样的时候,那就说明,这种时候都是你的情感大脑战胜了你的理智大脑。为啥有事情要做也会在情感大脑的控制范围呢?
作者认为,理智大脑很聪明,但是你的情感大脑十分肤浅,两者交战之中,有的人理智大脑会赢,但是有的人就不行。
2.减少切换状态时间。自己在这个问题上切切要反省和注意。
大脑在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间切换的时候,是需要时间的。
案例:
你在电脑上处理一些公司的文件让你感觉有点累,于是打算歇一会刷刷朋友圈。可能你工作了1个小时,只刷了10分钟帖子。但是你回到工作的时候,又需要15分钟重新进入工作状态。这样,你的10分钟休息,实际上浪费了25分钟。
3.找借口。个人认为,这是人情感大脑当中的懒惰造成的,而懒惰是人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减少能量的消耗,获得生存的方法之一。众所周知,大脑是人身体上最耗费能量的器官,当我们启动理智大脑的时候,我们的情感大脑就会跳出来说这太耗费能量了,应该停下来,于是就会突然有个很好的理由,比如说,“我最近身体不好,还是要早点休息的。”“一直工作也没有什么效率,先看个电影缓解一下吧”“饿着肚子也干不了活,先吃点东西吧”。停止大脑思考功能的使用。
但如果理智大脑战胜了情感大脑,情感大脑也就抑制了自身,整个大脑开始为我们的目的服务。而如果情感大脑战胜了理智大脑,理智大脑就会开始为情感大脑服务。
如何避免情感大脑对我们的干扰?
首先,给自己设立一个进度条,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
每完成一些内容,就能让自己的进度有明显的进程。也让我们的情感大脑因为小目标的达成,产生成就感的激励,获得愉悦感从而减少与理智大脑的冲突。
其次,减少任务切换,个人在这方面要杜绝“懒驴上磨屎尿多”的臭毛病。
如果长时间的保持专注,会让大脑整个兴奋起来,会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快上许多。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能量的耗散,排除因任务带来的紧张和压迫感,让人愉快、从容、自信,保持充满活力的状态。
第三,是减少切换状态的预热阶段。
利用位置、颜色、时间等等其他手段帮助恢复预热状态。当我们被一些事情打断自己手头的工作时,想一下当时的场外因素,包括像写到第几段、桌子上的东西等等,当你完成突发情况回来的时候,按照同样的顺序也扫一眼,你的大脑就会因为这样的行为开始更快的激活自己的状态,比平时更快的进入状态。
第四,自己动手,坚持下去
这是作者的核心观点。有时候我们在遇到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时,会不由自主的决定不做。比如当我们遇到复杂情况时,会选择捷径,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失去了让自己把事情做的更快的机会。
案例:
想和外国人交流,学英语肯定比找个翻译软件要麻烦的多。而且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用个翻译软件完全可以实现和外国人的简单交流。但是当你费了大力气去学习英语之后,你会发现你不仅仅实现了和外国人的简单交流,你可以阅读整篇英语文章或者去看英语节目。
困难的路越走越简单,简单的路越走越困难。这就是动手的价值。
最后,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写下来不仅加深学习的理解,更更重要是锻炼自己输出表达的能力。
长时间保持着自己的工作状态时,很多的灵感和创意会涌现,需要把这些灵感都记下来。工作的想法、遇到的困难,都非常适合记录下来。
总结一下:《暗时间》这本书和吴伯凡老师的一篇《管理能量,而不是时间》的文章在核心内容上很相似,都是通过对“时间”概念的深入理解,消除管理时间的误区,并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对自身的行为模式的认知与调整,增加“暗时间”的有效运用,达到效能的提高,从而得到对工作、生活、目标的把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