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有人和他谈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夫子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的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以温、良、恭、俭、让得名,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与其说他自己求得这种资格,不如说是人家主动求他的吧?
孔子学生很多,有些学生可能看到老师走到哪里都很吃香,所以心中不免生出疑惑。有些学生跟随孔子时间较长,知道老师为何走到哪里都能当座上宾。
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给他的弟子们留下的印象,也是门下弟子对老师的赞誉。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勾勒出孔子的为人处事品格以及在现实社会所显现的大能。孔子周游列国,收到各国政治任务的礼遇和器重,享有对该国政治的知情权和评论权。这种权力是如何得到的呢?这完全是孔子的人格魅力所致。
孔子具有超越诸侯国的觉悟,不以一国之利为己利,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看到这五个品德,道德经里有没有相关的语句呢?
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道家三宝“慈、俭、让”,孔子可以说是一一具备。 孔子的行事风格“君子居易以俟命”,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保持温良恭俭让的做事原则,至于能得到什么,自有命,这就是君子之为。
那说了君子之为,那小人之为呢?“小人行险以侥幸”,就是小人喜欢走旁门左道,喜欢短期风险较大收益很高的做法,不过小人之为是普遍化的,老子也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其实很平坦,但人呢就喜欢抄捷径,短期得利,长期受损与无形之中。
就拿工作跳槽这件事来说,我前阵子面试过一个7年工作经验的人,这中间换了9家公司,相信前2-3家公司都是因为给的待遇比较好,所以跳槽,但后边这6家公司,都是不到一年就跳了,原因我猜很简单,前边为钱跳槽,但自己长进很小,后边频繁跳槽实则实力太弱,所以跳槽还是要好好想清楚,频繁跳槽长期来看,也是一个人不够忠诚的表现。为了快速涨薪这条捷径,损失的是自己的成长以及信誉,得不偿失啊。
很喜欢岳麓书院的名言:“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最后再加上一句“成败终归于零”,做好温良恭俭让,剩下的还的看天命,让时间发挥他的作用吧。别以为孔子只是一次的温良恭俭让,那可是积累了一辈子的口碑。
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我,随顺因缘,“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天我能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有正向积累,少些牢骚,多些时间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孔子的处世原则也印证了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啥事都要去争,就像纵横家那样,即便拿到六国相印,又如何。一个特别爱争的人,一般都比较急躁,慢慢会走向歪门邪道。
所以我们的目光要放的远一些,从现在开始每天做好正向积累。让我们每天默念“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