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行走,或是已经在路上,那么不妨追求比远方更远,比高出更高的理念。旅行可以让我们求的一份自由,行四方,知风物;探艰险,会人文。
安徽石台县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里有传承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如太平天国时期兴建的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的“徽饶通衢”的古徽道、唐代寺庙杉山镇国寺遗址等,是郑本(郑之珍)目连戏的编创地,在这里曾经先后涌出晚唐诗人杜荀鹤、明代四部尚书毕锵、近代佛学大师杨文会、当代世界语诗人苏阿芒、著名学者李诚等一批杰出人物。
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曾经历时3年5次游历大演,在这片土地上赋诗40余首,被称为“诗之河”的秋浦河横贯全境,虽然唐代李白早已经离开了石台,但是却有无数的“当代李白”陆陆续续的再次来到这片皖南的土地之上,这里的青山绿水,白墙黑瓦,当我们再次泛舟江上的时候,像是走入了古代的风景画卷之中,数百年的美景依旧不变。
古徽州有一句老话:社则有屋,宗则有祠。徽州石台县大演乡的吴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吴氏宗祠建在卓王山下南面,与陡山村的谢家垸毗邻,倒水河与陡山村隔山相望,其中有一条小溪正好在祠堂门口流过。
宗祠主要用冬至祭祀以外,在古时候还有教育文化于公共活动的多元功能,比如:设立私塾或是节庆的场所,也可为族人排解纠纷仲裁的地方。吴氏宗祠坐落于徽州北岸村,始建于明早期。
吴氏宗祠是三进两明堂五开间的建筑规制而制造的。它的正面墙体呈八字形形状,两边的檐角如飞翔的翅膀。,墙体上还装饰着各种图样的砖雕木刻,经过时间的流逝、风雨的吹洗,却更显出了韵味,精致而华美。
安徽石台首届“当代李白”评选的开幕式就是在位于石台县大演泮巷的吴氏宗祠举办的。
宗祠内的木雕圆润而饱满,砖雕细腻而大气。整个吴氏祠为砖木结构,共三幢,依次为观乐楼、正殿、寝殿,是典型的徽派祠堂。堂前有两排十余根的屋柱,气势端庄。吴氏祠堂其建筑艺术,特别是雕刻艺术湖北罕见,被誉为古武汉的活化石和鄂东第一祠。
古筝和李白所著的《秋浦歌十七首》。
开幕式在“当代李白”吴少东配乐诗朗诵下开始了。
寻“当代李白”游诗意石台的活动,也是石台县旅游委员会希望能成为当代旅行家的一次盛典,传承历史,让更多的人知道石台并来这里旅游度假。
宗祠是为各姓氏奉祀其祖先神位的神圣建筑,建筑规制不同,也代表着宗族的财力也不同,不过他都是在代表着中华固有的文化资产。
当天的开幕式也吸引了众多村民的参加。
在吴氏宗祠中可以看到徽州传统的三雕技艺,木雕、砖雕和石雕。徽州石雕也是徽州传统的技艺之一,始于汉代,鼎盛于明清,受雕刻材料本身的限制,不及木雕与砖雕那样复杂。主要是以动植物形象、博古纹样、书法等为雕刻的题材,而以人物故事和山水为雕刻题材的很少见。
有人说,如果你想穿越到古代,那么来徽州的古村落是最好的选择。站在这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中,会让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石台在以前交通很不方便,却越偏僻的山区却越有好的风景,在古代,很多文豪隐士们为了看到更好的美景,会走很多难走的山路,忍受恶劣的生活条件,其实这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挑战。
石台县的很多地方在解放以前都不通公路,没有任何通信设施,几乎与世隔离,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改善,基本上摆脱贫困,并向小康生活迈进。
在皖南处处都是历史,面对着湖光烟雨,徽派建筑,淳朴的人,时间仿佛淡化成没有意义的背景。
在这浓郁的江南水乡之中,你是否会邂逅一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在皖南有山必有水,秋浦河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两岸的人民,更用她山水画廊般的秀丽风光慰藉着人们的心灵。
石台是一处青山环抱,空气清新,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在皖南,思古揽胜,与走在祖国其它的名山大川相比自有不同的感受。
如果你是李白,魅力留给后人崇拜,今天来到石台,我也会做一次李白,这里的风景就是我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