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原腾讯副总裁。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
1月份看完了他的两本书《态度》和《见识》,《态度》是他写给他两个女儿写的家书,其有很多教育孩子的道理很适合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但今天我想和你们说说《见识》这本书
吴军老师,在谷歌和腾讯都担任过高管,我没去过谷歌,也没去过腾讯,连两个公司对面卖瓜子的铺子都没去过,更别说接触在其中工作的人。但还是很幸运,有这么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写的书,可以花几十块钱轻松拿来
从此,我要告别喂养式读书法,真正给自己带来点难度和不适感,学着提炼一下书中我认为有用的东西,也算是帮自己的脑子安一个“榨汁机”,倒不是说榨的汁有多美味,而是享受榨取的过程。
其实我还是挺喜欢出去走走看看,拍点照片,和不认识的人闲聊几句,从他们异样的表情中察觉到些什么,然后把这些照片拿回来用Lightroom打扮一番,放在历史知识的长河里冲洗一下,也算是比较完整的一次旅行。但今年过年孩子还小,行动不便,只能在家读一些老早之前买过未看的书,增长一下见识。
什么是见识?
秦牧的散文里写到,俩农民吹牛,一个人说:“我见过皇上的金銮殿,左边一个油条铺子,右边一个烧饼铺子,皇上想下来吃哪个就吃哪个,都不给钱的。”一个农民能够想象的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就是那样。
一个捡粪的人坐路边上叹气,说:“TMD,我要是当了皇上,这捡粪的叉子得是金的,而且路两边的粪都得归我一个人捡!”
这就是见识贫乏对一个人的妨碍
吴军老师的《见识》这本书,究其根源,是提供给我们了一套思考和看待世界的方法,让我们不要像上面两个小故事里的人一样去思考问题。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识显得很重要。
1
扇耳光
如果有人在大街上扇了我们一耳光,我们会作何反应?
所有反应概括起来无外乎三种:第一种,一巴掌扇回去;第二种,认怂,捂着脸走开;第三种,先冷静分析,也许是我们真该被扇,那就接受教训,也许对方真的就是个混蛋,我们或许该叫警察来管他,当然也可能有人日后找机会整治他,让他记住教训。
吴军老师在书中曰:一个人对一个巴掌的反应,其实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
巴掌就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和难题。见识越广的人,挨的巴掌种类越多。
每次看名人传记的时候,几乎会看到有的主人公在早期生活窘迫,异常困难。突然就得到一个机会,然后顺风水师。好像屌丝的逆袭已经是成功学的标配。但是这样的传记是不会告诉你他是如何成功和逆袭的。
这就是人性,人性都是自私的,干嘛要给你说这么深。
所以,该挨得巴掌还得挨,该走的路一条也不能少。只有自己学会了对待各种巴掌的反应和态度,才能算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否则充其量就是个打肿脸的胖子。
收获:对待巴掌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能走多远,尽量走更多的地方更多的路,让自己多挨巴掌,增长见识。
2
西瓜与芝麻
我承认我目前还在时不时的捡芝麻
但我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明白,捡芝麻再勤劳,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
先来看吴军老师说的捡芝麻的行为有哪些:
l 为了拿免费的东西打破头
l 为了省一元出租车,在路上多走10分钟
l 为了抢几元的红包,每隔三五分钟就看看微信
l 为了证几百元的外快,上班偷偷干私活
l 为了“双十一”抢货不睡觉
l 为了一点折扣在网上泡两个小时,或者在北京跑五家店
......
这些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的非常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他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
我觉得这里吴军老师说的层次,即做事的标准。我昨天看到这么一句话,说一个人要能成,关键是他做事的标准要高一点,不是做事的能力要高一点,是标准高一点点,这高一点,那儿高一点,长期一积累,那就不可能不成。
吴军老师说,一个人的心志(注意不是心智)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
综上,如果一个人始终用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那他的生活一定不可能会出现上述捡芝麻的行为。
我的工作,是负责一个5万平米写字楼装修工程的管理。我的师傅也是我的领导,每隔几个月来看一次,他总能发现我“看不见”的问题,总能看到不符合要求的标准
有好几次我把这种现象归为经验不足
而我现在才明白,是因为我和他脑子里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看一件事物,眼前所呈现出的画面,肯定不一样
比如有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他上次来现场,看到一只精装队伍施工时居然满地垃圾毫无章法,然后对着我说了一句话: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干出什么样的质量出来?
只有把管理的标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出高标准的质量,我觉得这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基本功。
收获:工作,不再勤奋地捡芝麻,而要提高标准,去勤奋地捡西瓜
3
把一件事做好的秘密,是少做事
吴军老师在书中曰: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当我们跳出一般人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人生时就会发现,可以不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接下来,就是下决心少做事情,然后把几件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抓狂,这一天破事够多了,晚上还要加班,老板不停的安排任务,怎么少做事情啊,说的倒是轻松。
但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点可以去察觉的东西
回顾我去年的工作,可以为自己总结:就是每天事情颇多,但做成做漂亮的事情没几件。
终于明白了原因:很多主要的事情,被次要的杂事,分了心。导致主要的事情没做好,次要的杂事没处理干净。
收获:抓住重点工作,带领团队专心攻破,次要小事,学会放弃。
一本好书,值得这样细细浓缩,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人生手册,推荐阅读。过年不喝酒不旅游,在家读一两本书,其实也挺好的。
最后,借吴军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没有钱,有一辈子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大了,而它们的缺乏其实和贫穷没有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