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味的春节,对孩子意味着什么?(1)
春节作为我国最主要的传统节日,已经传承了3-4000年,春节的形成 合天时 承地候、祭奉各路神仙、祭拜先人、礼拜老人长辈、走亲串友…它浓缩了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天人合一思想”“爱国主义”“孝道”,是一次很好的体验 践行传统文化的机会。
然而,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年味淡了。没有了美食的诱惑、越来越少的仪式的神秘感、越来越少的纯粹的童心,使我们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但是,年还是要过,为了孩子,还得要过出年味!
对于节日的回忆,首当其冲的是美食,无论家境好 孬,儿时过年时的美食总会和亲情一起,牢牢地留在心灵深处,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的滋润着自己的精神!我的最深刻过年“奖励品”是奶奶偷偷的塞给我的糖果!每逢奶奶把我单独叫到一边,小心翼翼地掀开衣角,从内兜里拿出一两块儿小小的糖果,我的心就会兴奋到极点!最使我高兴的是此时此刻奶奶看我的眼神:有神秘 有鼓励 有甜蜜 有爱!奶奶给我糖果时的眼神就成了我对她唯一的深刻记忆,至今清晰!那是我幸福童年不多的记忆!再苦再累的时候,我也会对未来充满期待,犹如用一年的时间等来奶奶的糖果!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季羡林先生的话,他说只有我国的“吃”和“美”连在一起,称之为美食,其他国家都没有!我国的“美”是西方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是啊,吃不仅仅属于身体层面,还有精神层面,我们的美食文化不正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吗?美食 温存着身体,陶冶着情感,精化着灵魂。
现在,我们的物质大大丰富了,大部分孩子不用等到过年时就能吃到自己喜欢的美食,甚至什么时候想吃,只要给父母说一声,立刻就会买来吃到口! 过年过节时没有了美食的期盼,年味对孩子来说就失去了一大半。 其实,仔细想想,何止过年,就是平时许许多多的孩子们都存在着一个“可怕的现象”:孩子们的情感表现比较单一了。比较复杂的高级的情感正在慢慢退化: 激动、期盼、惊喜、感动、感恩,这些宝贵的人性感情日渐降低,随之一些优秀特性也在减少:等待的耐力、拥有的自豪感、平静的心境。
但是,“亡羊补牢”,我认为,只要家长重视春节等传统节日的度过方式,让孩子们“等待一些美食”、“重视一些仪式”“拥有更多的童心”,那么,以上那些高级情感和优秀特性 就会逐渐增多 。
1.等待一些美食
一代强于一代,现在的小孩子们有越来越多的优点是上一代人不能比拟的,但是,“不珍惜”却成了他们的一大通病,不珍惜机会,不珍惜物质拥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能怪孩子,主要是他们从小没有体验过“等待”,没有体验过因为等待付出的代价,所以不会珍惜“拥有”,尤其是“随要随到的拥有”。 这一点其实通过家庭教育,完全可以让孩子重新得到 “等待的耐力”和“拥有的珍惜”。即: 要 充分利用孩子爱吃的零食和饭菜。
对于孩子爱吃的零食,不能随要随买,要有时间间隔,哪怕只是一天间隔,也会让孩子因为所爱 而去耐心等待。得到的那一刻就会格外珍惜,吃起来才会甜蜜,才会感动。
同样,作为“吃的主体~饭菜”,家庭更要好好经营。不是有句经典的话吗:家的味道就是饭菜的味道,家的回忆就是饭菜的回忆。 虽然我们常去饭店团聚,也习惯去饭店吃美食,但是,妈妈的“那道菜”确是永恒的美食!家长朋友们不妨把“妈妈的那道菜”再精华一些,成为孩子们逢年过节必须想吃爱吃 期盼的唯一!给孩子的童年留下最美好 温馨的记忆! 相信这个深藏心底的记忆会伴随孩子一生,化作强大的精神动力!
分享一个自己的事情。女儿远在江西上大学,半年才能回家一次,对于从来没有远离父母的她来说,半年是如何熬过来的,只有她自己切身体会到。 年前临近寒假快回来时,她给我和她妈妈在微信里说到:想家了!想吃妈妈做的鸡蛋饼了……想吃爸爸做的冬瓜了…… 我瞬间体会到孩子的精神动力了。
(未完待续)
20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