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日报看到武大79级校友陈东升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家的创业感悟,我不禁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这一命题。1988年陈老总已经是《管理世界》副总编,但他没有满足于此,而是确立了创立世界500强企业的目标,如今他的泰康人寿已经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89位。应该说,这是知行合一、心想事成的创业典范。
由此我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走上创业的道路,为什么没有发挥出武大毕业生应有的潜能?
在即将进行人生盘点的今天,我感到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保守”!原因在于:一是局限于“小富即安”的农民意识;二是“知”而不“行”;三是不敢超越“体制”。
关于第一点,实际就是满足于“亩产800斤”的收成,肚子不挨饿就够了。这是典型的农民意识,从来就没有想到要扩大再生产!小生产者不能放眼世界,因此就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怎么可能干大事?
关于第二点,想到了却不采取行动,也不会有大的成果。比如,我1996年在博士论文里就写到了“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应用领域,自己却根本没有想到要去创业!看看人家马云,立马就打开了阿里巴巴的保藏洞门,成为电子商务的老大。再看人家马化腾,本人是第一代QQ聊天用户,只是被《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忽悠,哪想到也像马化腾一样在互联网里淘金?这正是:穷人只能替财富创造者与拥有者数钱,犹如普通的银行员工!
关于第三点,算是最致命的体制依赖症。在体制内当工薪族,参与那些职务与职称的窝里斗,消耗能量,这是大多数人的命运。“世上只有妈妈好,……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体制就是妈妈的怀抱,一般人真不敢离开。最起码,旱涝保收吧!我折腾了大半辈子,都是在体制内南征北战,成功与失败真就不好比较了。体制内只有极少数人在金字塔尖,其他人都是一块块石头。然而,自己不敢或者不愿意离开体制,就没有资格抱怨体制,这是自己的选择!
八十年代,学子们有所谓“红道、黄道、黑道”的道路选择。红道就是从政,黄道就是经商,黑道就是研究学问。前面两个都好理解,黑道有点歧义,容易与黑社会混淆。走学术道路最艰苦,要一条道走到黑,再加上博士帽和博士服有黑的颜色,这就是学者的象征了。本人既没有去党政机关做官,也没有走创业的道路去办公司,只是在“黑道”上走过较长的时间,后来就走入“媒道”了,也算是“道”上的人吧!
没有啥成就感,那只能用苏东坡的词句自我安慰,“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路上好歹也走过来了,那些经历与脚印的价值,交付岁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