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爬山途中,有个朋友问我,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写作有兴趣的。
这个问题,曾经在我的公众号“梅开紫宸”的开篇《人生的另外一种风景》中有过阐述。
小学时写作文,为了满足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念自己作文时的兴奋感和虚荣心,而绞尽脑汁写出一篇又一篇范文。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文字有了最初的喜爱,想要写文章的梦想,也不自知的种在了心里。
上了中学,作文依然写得好,却对数学的列方程式和求证叉叉角角抓耳挠腮。班主任老师曾经非常不解和无奈,说,你语文学得好,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应该不错呀,为什么数学就差这么多呢?
他不知道,我压根就没用心去研究那些“几小时能把池子注满水”以及“这个角等于那个角”之类的问题。我把课余时间都用来研究李清照和纳兰容若的诗词,用来看琼瑶阿姨的书了。
在这个时间段,除了写作文,我更喜欢写日记。
那时候,小女生的心思,都记在一个个笔记本里,我们叫它日记。青春期里所有不能告诉旁人的秘密,都活在那些小本里。
长大后,日记随着生活的一地鸡毛被束之高阁,那个想要写文章的梦想早已被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无奈赶尽杀绝。再后来有了手机,我也终于有了一点自己的时间,日记便被重拾并换了个形式,变成了QQ空间里的日志。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都通过文字在日志里尽情记载和抒发。
这些日志文字,我通常用随笔这种文体来记载。这种文体跟日记有很大的区别,它比较随性、散漫,它比散文简单,不需要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也不需要叙事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总之就是散,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象我这种非专业的文字爱好者,随笔是最简单也最适合的。
虽然简单,写好也不容易。主题、立意、遣词酌句、段落承接甚至标点符号等是硬功夫,而文章是否有意、有趣,是否引人入胜,是否引起读者共鸣等,都体现出文作者的水平高低。
朋友问,那你写随笔是谁教你的呢?我说,是一本书教我的。
我没乱说。
一次偶然,在书店里,看到了《林清玄随笔集》,哦,原来随笔也是可以成文成册,可以跟那些高大上的书藉一样,有读者,有价值。
漫不经心翻开来读,文章没有严密的结构,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一些平平常常的生活小事,在生活琐事里感发出或趣味或思想或诗意的情感。
此刻,我突然感觉,深埋心底的那颗“想要写作”的种子,在复苏,在萌动,在发芽,在生长。空间里的几十篇文稿,不就是一篇篇的随笔文章吗?
不,还算不上真正的文章,只是随笔文字的雏形文稿,想要写出能够上得了台面,见得了人的随笔文章,还必须学习。
于是兴致满满地,抱了两本林清玄先生的随笔集,一边查资料学习随笔的格式,写作方法,收集素材等理论知识,一边看先生的文章。先把先生文章里面的理论知识找出来一一罗列,再分析他是怎样把这些理论知识巧妙地分散运用到文章里去的。总结他每篇文章要表达的是什么意图意境、什么思想观点、什么情感希冀,他的文章里面的文字组织,句子结构,甚至标点符号都要仔细琢磨。
就这样边学边写,边写边学,每每写好一篇稿子,必先放置一旁,过两天再细细阅读、修改,有时觉得某个字,某句话,或者某个段落表达得不太好,就反复思考,反复比较,反复修改,往往一篇文章要好几天才能定稿。
说来也是奇怪,有的稿子放一阵儿,回头去修改的时候,脑袋里蹦出来的新词、新句、新的“承上启下”,真的比原稿要妥贴、精妙。
与此同时在手机上也关注一些“阅读文摘”、“十点读书”、“百年美文”之类的公众号,不写稿子时就看书,看这些公众号里的文章,输入能量,吸收养份。
有了底气就有了勇气。我开始把爬山后写的游记,发给几个爬山群,山友们对我赞不绝口,我在爬山群里竟然也混出了点名气。开心之余,我申请了公众号,后来又在简书上注册了账号,分别在这两个平台上发表自己的随笔、游记。虽然点击阅读的人不多,但也得到一些编辑老师的认可和肯定。
时间一晃而过,运作了一年的公众号依然如故,阅读量和粉丝丝毫不见上涨。朋友问:还要坚持吗?我答:为什么不呢?
自媒体时代,各种公众号多如繁星,各种写作高手,写作大神遍布网络。我,只是挤在其中“滥竽充数”,指望它获取名利是不可能的,只希望看过我文章的人别扭头啐一口:“呸,什么玩意儿”,我就阿弥陀佛了。
林清玄先生曾在他的一篇随笔中写道,父亲是农夫,从小教我们农夫的本事,并且认为什么事都应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像我后来从事写作,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
诚然,我纵使天天下田,也必成不了作家,但只要耕耘,相信总有收获,哪怕微不足道,也好过两手空空。
有收获就有快乐,有快乐就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