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与匈奴的战争,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了,一直到秦汉,匈奴的侵扰更是越演越烈。
战国、秦朝、西汉时期,中原朝廷曾出动了几次大规模还击匈奴的战争,但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转眼到了汉宣帝时期,匈奴由于争夺王位而分裂成了五股势力,经过惨烈的内斗之后,最终只剩下了两股势力。为了在争斗中取胜,这两股势力先后投靠汉廷,以寻求庇护。
两股势力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分别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送往汉廷,以示归顺之意。
呼韩邪单于更是亲自到汉朝朝见天子以称臣,取汉朝女子和亲,与汉朝的关系尤其亲密。因此汉廷决定借助呼韩邪的力量牵制郅支单于,对其给予了大量的帮助。
而汉廷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却引来了郅支单于的怨恨,以扣留汉朝使者的方式表示不满,最终决定与汉廷决裂。
不久,郅至单于要求汉廷将他的儿子送回。
汉廷商议派时任卫司马的谷吉将郅至单于的儿子送回去。
有人担忧地提出,郅支单于属于尚未开化的野蛮人,直接送到单于庭恐怕有危险,只需送到边塞就行了。
然而谷吉却认为只送到边塞的话,显示不了汉廷欢迎郅至单于归附的诚心,既然已将郅至单于的儿子养了十来年,对他们的恩情已算深厚,如今送过去,他们应该不会恩将仇报而为难自己。万一被他们加害,那就是郅至单于的罪过,必然会因害怕而远远地逃离边境,从而使边境的百姓得到平安。因此为了国家的大计,一定要将单于的儿子送到单于庭才算妥当。
汉宣帝觉得有道理,便答应了谷吉的请求。
没想到谷吉将郅至的儿子送到单于庭之后,郅至单于竟然将谷吉杀害了。
消息传来,朝野震惊。
郅至杀了谷吉,心想汉廷是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了。马上率领兵马逃跑了,一路跨越黑山恶水,冻死饿死无数,历经千辛万苦才逃出生天,最终逃到远离汉廷的康居地区定居下来。
康居地区与汉朝远隔万里,估计汉廷就算想报仇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因此又牛逼哄哄起来。汉朝三次派使者到康居索要使臣谷吉等人的尸体,他不但不给,反而嘲讽使者说:“这里住得很不好,正打算投奔你们大汉王朝,我正准备再次把儿子派过去作人质呢。”
整个大汉朝廷,被他的这句话挑衅得完全没有了脾气,大家商议来商议去,都不知如何是好。
派兵去攻打吧,山高路远,郅至单于曾经逃过去的一路之上冻死饿死无数人,其难度可想而知。
不派兵去攻打吧,看到郅至单于那嚣张的气焰,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然而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汉廷有一位将军心里活络起来了,此人叫做陈汤,也算得上是一枚爱追梦的小伙,性格沉稳,颇有谋略,非常渴望为国家建立奇特的功勋。
正在众人无计以施的时候,这小伙觉得自己建功立业的时候来了, 心里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开心。
他对自己的死党甘延寿说:“哥们,咱们建功立业的时机到啦。你看啊,虽然匈奴现在离我们汉朝非常遥远,但他们不会建立坚固的城堡和制造强劲的弓弩,他们的防守根本不行。我们如果征发屯田的军队,并率领乌孙王国的军队,直接攻到他们的城堡之下,就如瓮中捉鳖,只需一个早上就可以建立千古奇功。”
甘延寿也认为非常有道理,准备奏请朝廷批准。
陈汤却摇了摇头笑道:“如果我们奏请朝廷,皇帝一定又会召集文武百官来商议,又会向以前一样商议来商议去,最终不了了之。”
甘延寿问他那该怎么办?
陈汤笑而不语,转身出去忙活去了。
这几天甘延寿因病卧在床上,也没在意陈汤在忙活些啥。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那个天杀的陈汤,竟然伪造了一道假圣旨,将各城邦国家的军队、车师戊己校尉的屯田部队都调集起来了。
等一切都安排妥当,才来告诉甘延寿。
甘延寿吓得面如土色,想要阻止他。陈汤怒喝一声,将剑架在甘延寿的脖子上说道:“大军已经调集起来了,你小子打算阻止大军吗?”
甘延寿没有办法,只得顺从。两人齐心协力部署、集结汉朝和西域十五个国家的兵力,共有四万余人。甘延寿、陈汤上联名写了一份奏章向皇上请罪,然后率兵即刻起程。
大军出发,分成六路纵队,长途奔袭,历经千辛万苦,进入康居王国东部的国界后,收买了王国的贵族。然后直接挺进到距单于城三里外的地方扎营,构筑阵地。
城上匈奴守军还向汉军嚣张地挑衅道:“来打吧!”
甘延寿、陈汤下令总攻,用干柴纵火,火烧王宫。经过激烈的战斗后,郅支单于身受重伤而死,匈奴军被全部歼灭。
陈汤、甘延寿二人得胜而归,将郅支单于的人头送到长安。甘延寿、陈汤上书说:“郅支单于对百姓残忍狠毒、罪恶滔天,应该把郅支单于的头悬挂在长安槁街蛮夷馆舍之间,以昭示万里,胆敢冒犯强大汉朝的,距离虽远也必诛杀!”
(延寿、汤上疏曰:“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通于天;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见《资治通鉴.第二十九卷.汉纪二一》)
特别是这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那是非常的解气,流传到今天变成了:“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小伙伴们,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汉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