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课》学习笔记之一
【内容简介】本书是国内第一本讲述现代散文写作的书,基于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散文课的讲稿整理而成,是国内第一本对现代散文进行条分缕析的创意写作指南。
现代散文以自然的语言形态,照亮我们连绵不断的生命经验与复杂情感,引领我们,在汉语之美中完成最理想的情感教育。
作者在书中讲述了诸多散文写作训练的具体方法:如何剪裁经验素材,进行有效的文学布置;如何处理景语与情语的关系;如何状物与言情;等等。
作者还讲述了那些被我们误读的散文名篇,探讨了她所认为的“散文的心”,散文与情感教育的关系,散文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本质区别,以及散文书写之于个体自我完成的意义与价值。
【作者简介】 张怡微,1987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博士。上海青年作家,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复旦大学创意写作MFA专业硕士导师。入围上海文学艺术奖之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 。
2004年起在《萌芽》杂志发表影评小说,之后陆续在《人民文学》 《萌芽》《上海文学》《小说界》《鲤》《上海壹周》《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几十万字。
已出版《旧日的静定》《我自己的陌生人》《樱桃青衣》《家族实验》《情关西游》等二十余部作品。
曾获2014年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散文奖,第33届台湾时报文学奖散文评审奖,第15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第38届香港青年文学奖小说高级组冠军等奖项,2021年荣获“未来文学家”大奖和第四届茅盾新人提名奖。
张怡微认为,散文在隐约之间,热忱地欢迎我们理解自己的有限,生命的短暂,和情感的偶然。即使成为不了伟大的艺术家,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在历史中完成有限的自己。文学,或许是一个良好的路径。散文,也有助于我们完成自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散文课》旨在摸索当代散文的写作训练途径及应用方案,试图弥补市面上海量译介而来的创意写作课程教科书始终缺席的散文议题,探索当代中国散文创意写作的新方法。
全书由散文的灵感、情感的质量、经验的剪裁、抒情的境界、状物与言情等几部分构成,针对散文写作从12世纪南宋时起,发展到今日成为公众号、媒体等日常写作中最常用的体裁,背后的写作逻辑和创化理念。
书中,作者还讲述了那些被我们误读的散文名篇,探讨了“散文之心”,散文与情感教育的关系,散文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本质区别,以及散文书写之于个体自我完成的意义与价值。切入点新颖,文笔流畅。
【主要篇目】本书除《引论: 缺席的散文诗》和《后记》外,有十讲的内容,分别是:散文的灵感、散文语言的物质性、情感的质量、经历的结构、复杂情感与散文机杼、景语与情语、发明中的语言美、抒情的境界、状物与言情、“故乡”的诗化。
【学习计划】计划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即日起,至10月底)完成对本书的学习,平均每3天完成一讲的学习。
《散文课》于我而言,也是接触到的第一本有关散文写作的专业书籍,也是第一次真正开始系统地学习散文写作的理论、方法与技巧。
旨在通过本书的学习,初步掌握现代散文的特点、写作的基本方法,并对有关名家作品有所了解,然后通过系列作品的阅读学习,提升自己散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