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事情没有大小,但有真假。
在一个“我都是为你好”的环境中长大,在20岁的年纪,才分辨的出,什么真的叫“为你好。”
前几天在微博上有感而发“很多事情谈不了公平二字,也没有付出和回报一说,有前提的愿意只能算交换,没有前提的愿意才叫真心。”
像马奇在《马奇论管理》中写到的:
堂吉诃德提醒我们,如果我们只在不被辜负的时候去信任,只在有所回报的时候去爱,只在学有所用的时候去学习,那么我们就放弃了为人的本质特征——愿意在自我概念的名义下行动,不管结果如何。”
但人们为什么会常常执迷于交换呢?
“你都不爱我,我为什么还要爱你?” (你爱我的前提下,我才会爱你)
“你都没有为我考虑,我为什么要考虑你?”(你只有为我考虑了,我才会考虑你)
“你没有先主动,为什么我要先主动?”(你先主动,我再主动)
……
在交换面前,清楚的划清了“我”和“你”的界限。除了“我”之外的边界都是“你”。那个叫做“我”的家伙,像被圈在了保护壳中,只有当外界(你)是闪闪发光,无限光明时,“我”这个家伙才会走一小步。言外之意,如果是黯淡无光不安全,“我”就待在这里。
但“我”有一种天然的属性,他没有办法不对外界好奇,就像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办法漠视这个世界。
【二】
这个时代追求速成,快感,刺激,新鲜,以及公平。
这以上统统的追求都没有错,但每一种追求都有它试用与不适用的范围。商业精英鄙视小清新的“从前慢”,文艺青年鄙视那些唯利是图的所作所为。
这些都没有错,如果说有哪不太对,大概是生不逢时,在这个时代对成为“人”有着更高的要求。
一个现代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多种多样的身份。每一种身份下都对应着一种游戏规则,有的结果可以量化,有的无法言说。如果习惯把熟悉了的游戏规则拿到另一套游戏中去玩儿,不论结果,感受可想而知。
【三】
“我”与“你”的划分是在交换的前提下衍生出来的对立。当“你”被放大,“我”也随之而大,当“我”很重要的时候,与我相对应的“你”也很重要。
而当“我”不再重要时,“你”对“我”而言也就云淡风轻。
当不再试图去交换,没有“你”“我”之分时,我和你的矛盾还是什么?
当心灵鸡汤鼓励你“做自己”时,那个“自己”包括什么?
【四】
想起有一次和一前辈聊天,谈及感情的事儿,“你看的太不透而已。”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 咳嗽、穷困和爱; 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
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 身体、金钱和爱; 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 时间、生命和爱; 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
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 灾难、死亡和爱; 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