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写不出了,一个字也写不出了,其实这是大脑告诉你放弃的信号。作为一个践行的人我不会这样的,我怎么可能和大脑妥协呢?写不出时我做了些什么呢?
打开我的电脑,登上我的有道云笔记,定上一个小时,在这个时间段我的双手就放在电脑上,强迫自己输出些什么,然后自然就开始有东西可以输出了。
当然有时候写的是心里所想,就是大脑想到哪就写到哪,没有任何逻辑可言,也不准备发表,只是为了告诉大脑我要工作了。这是最简单也是快速的写作,你想一下,只要你会大脑想东西就可以回写作啊!如果你连想法都没有,那可能任何人都无能为了,你可以终身不写作了。
作为每天试着每天写作的我,对它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你假如一天没有输入,你真的一点也写不出来。
这就像一个瓶子的水,你写的多了,也就把瓶子的水倒干净了。想要倒出来点水,你只能每天往瓶子里加点水,持续下去,才可能把这个瓶子变大。
我最近在琢磨怎么写文章?
觉得卡片法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怎么做的呢?卡片法有自己的分类:人物卡片、概念卡片、观点卡片、金句卡片、素材卡片……
收集卡片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对这些卡片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画出很多联系的点,等待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顺其自然的形成一篇文章。放心吧!积累的多了,想到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不写你就会憋得难受。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你把写作的顺序完全颠倒了,方便快捷,急速到达目的地,也就是一篇文章。
平常中的我们是怎么写作的呢?一想到灵感,我们开始吭哧吭哧的写,没有灵感、想法了,也就停止了,至于写了多少,那要看天、看自己的灵感能够持续多长。有没有一种回到高中语文写作文的酸爽呢!!
有了卡片就不一样了,我们写的是概念和概念的联系,写的是你所积累的知识的化学反应,是从积累的知识长出来的,能一样吗?没有灵感了,你完全可以去查啊!反正有自己的知识库。
当然拿着那么多卡片,想想都头大,我自己也做了改进,是什么呢?利用有道云笔记,我把我的知识体系分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专业性知识,你也不要问我为啥这样分。
然后按照这些卡片进行分类,并且努力做到每天都把一些东西放到里面,并且写上一些自己的感受。哪怕写上一个字“阅”字,是不是听到这里瞬间有了当皇帝的感觉。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持续积累而已,其他交给“复利效应”去评判。
OK,不到一个小时完成一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