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阿拉伯海,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商业和娱乐业之都,著名的宝莱坞大本营,这就是孟买。
火车抵达孟买,早晨5点10分,天还未亮。真是该死,火车竟然没有晚点。背着大包睡眼朦胧的出了站,随便上了个出租车,穿过灯火灿烂的空旷大街,到了我在LP上查到的最便宜的旅社——Salvation Army(救世军旅社)分男女的床位一晚上300卢比包早餐。这个价格在印度已经算贵了,孟买这个号称国际大都市的地方,果然消费不低。后来打听了几家旅馆,几乎很少有在1000RS以下的。遂感觉物超所值,地理位置优越在老城区紧靠海边。
时间尚早,看门的大爷说到9点以后才开张,先让我到餐厅休息。靠着我的大背包,趴在桌子上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直到暖暖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我伸了个懒腰,办了入住手续。走进十几人的多人间,高高的屋顶下一把老式吊扇在吱吱嘎嘎的转,要死不活的。窗户很小,几乎不透光。昏暗的黄色灯光下,带镜子的木制旧妆台和同样式样的泛黄立式大衣柜各自靠墙而立,透出一丝古旧阴森的气息。第一感觉是:这地方是绝佳的鬼片儿取景地。
跟一般的青旅一样,也是上下铺,只是上铺颇高。屋子里凌乱一片,有个墙角堆着一堆书,旁边还立着一把吉他。几个下铺的床上随意的散放着几件T恤,几个山高的登山包七倒八歪的散在空地上。我刚收拾好被单,一个长胡子的哥们赤裸着上身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毛巾在擦头。打了招呼,我就背着相机出了门。而正是这个哥们后来告诉我,他在这儿做群演有好几天了。
门口不远处就是孟买最豪华的泰姬玛哈五星酒店,光看外表就知道里面的富丽堂皇。欧洲建筑与印度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宏伟奢华有皇家气息。听说很多名人都住过,比如克林顿、披头士、威尔士王子等。穿过一条幽静的巷子,道路两旁具有考究殖民风格的建筑掩映在高大树木伸出的枝丫里,我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不禁怀疑眼前这个地方是印度吗?
再向前行不过百米就到了海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气势恢弘的印度门。这是1911年英国殖民者为纪念英皇乔治五世访问孟买而建,同时它也是印度独立的象征,1947年印度独立后,最后一支英军也是从这里撤离的。
它高耸在港口不远处,堤岸下面停靠着很多即将起航的船,成群的海鸟在夕阳下穿梭盘旋。很多游客从这里乘船去象岛。印度门前的广场上,人潮汹涌,小贩们向游客殷勤地推销者自己的商品,看起来没有人买。看见一个小哥,用自制的工具在吹泡泡。阳光下五彩的泡泡随风飘荡,几个小孩儿叽叽喳喳的奔跑地追逐着,伸出双手想去抓破。
吹着凉爽的海风,走在整洁宽敞干净的滨海大道上,一座座新式的高楼大厦和旧式百年楼宇交相辉映,对于刚从北印度一路过来风尘仆仆的土老帽,我有点激动。
虽然我遇见的大部分背包客谈起孟买,都露出不屑神色,但我却感觉很舒服。不是因为现代化的气息,而是colaba区随处可见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建筑,毕竟这里在英国麾下近三百年,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总部就坐落在这儿。最喜欢在街上闲逛,沿着LP介绍的绝佳徒步路线,像是走在中世纪的欧洲,穿越时空一般。从威尔士亲王博物馆向前走,经过孟买大学,肃穆的法院,精美的美术馆,沧桑的邮局大厦,还有一个十字路口古朴的喷泉……每个建筑都保存完好,那么的古香古色。想起国内的拆迁队残忍的把旧貌换新颜,就不禁扼腕,唏嘘感叹。
我又一次使用国内办的假证混了张便宜到令人发指的学生票2.5卢比,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威尔士亲王博物馆。博物馆很大,上下好多层,藏品丰富看不过来,走马观花的溜了一圈。只记得有一层展示的全是中国的咚咚,里面有不少从我中华掠夺的文物。每当在国外看到中国的文物,就想起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
孟买大学是印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可惜保安不让进去参观,从外面看有剑桥的感觉,校园里如云的高大钟楼是著名地标。外面太阳正热,就躲进了法院,顺便听了一场开庭宣判。美术馆正在举办免费的展出,就连我这个不懂艺术的人,都要拍手叫好。街边清凉的甘蔗汁令人暑气顿消。
除了这些欧式建筑,孟买最出名的建筑非维多利亚火车站莫属。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并且融合了印度的传统风格,由英国建筑师威廉姆设计。宏伟壮观,单从外观上看,以为会是博物馆、艺术院之类的,可走入其中,完全不敢想象这是100多年前建成至今仍在运营的全世界最繁忙的火车站之一。
那天,我们专门去参观这个世界文化遗产。在人潮拥挤的火车站前,我以各种角度拍那些精美的石雕。第一眼就给人惊艳的感觉,扶壁、穹顶、塔楼、彩色玻璃窗和尖顶完全突破了我头脑中火车站的概念,简直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难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火车站对面的广场上,是一溜卖小吃的店铺,dossa汉堡饼品种齐全,午餐就在这儿解决了。吃完饭,坐公交打道回府。
印度的BUS值得说说。破旧不堪随时要散架似的也就算了,车门从来不关。司机的座位旁压根更是没有门,真不知道开到兴起一个急转弯自己会不会飞出去。印度人喜欢乘车时将头手伸出窗外,感受风的吹拂,伸手也就算了,大半个身子也掉在车外,火车也是一样,真提他们担心。对于把手伸向窗外这件事,我突然想起来日本那个著名的胸部C罩杯实验。
车和人总是乐颠颠地奔跑在尘土飞扬的街道上。窗户一律大开,而更多的车子根本就没有车窗。乘车时必须手疾腿快才行,因为公共汽车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停站,人们习惯了跑着上车下站。临近公交站时,车速稍缓,看这位欲上车的小个子大妈,身形肥胖,身手却矫健。车还没到,她已然起跑,加速,直到跟公交并行且成相同的速度,接力似的手抓门边,加速、送跨、扬腿、一个利落的三级跳,稳稳的站住。整个过程眨眼间,动作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一般,显是惯了。再看大妈大气不喘,脚下一双塑料凉鞋,右手还有个提包,让人不由得想叫个好。
遇到塞车,无论乘客还是司机从不着急,仍旧从容,聊天说笑,已司空见惯了的,塞就塞呗,反正不赶时间。
在孟买时,碰见几个印度人都问我相同的问题,“上海有孟买这么繁荣现代化吗?”也想起印度总理辛格说过:“孟买在数年时间内将出现惊天动地的大变化,应当会使人们忘记上海,转而只谈孟买。”看着那充满骄傲自豪的脸,我笑而不答,实在是不忍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To be continued)
印度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