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团队里交了几个谈得来的伙伴。
慢慢地,同一栋大楼里其他公司进出的人,也混了个脸熟,中午偶尔串串门。
这对于在北京还没有自己朋友的她,是必须的。
再来,好些客户也成了好友,一直维持至今。
甚至乎,有一位从街上拉来上课的女士,听了她对这份事业的追求目标后,竟当场说了一句话。
过两天,我发奖金,想支持一下你,你可以多存点货。
不过不多,700块,你什么时候方便就什么时候还吧。
后来也见过两面。
最后一次打电话,空号,找不到人了。还差300块准备还上并谢礼呢。
她心急如焚,去她名片上的单位、网上人肉。。。
好久了,一切徒然。
只能深深祝愿这位朋友,平安快乐。
打后多年的北漂生活,总有些朋友免不了这样。
回老家的回老家,出国的出国,搬家的搬家,跳槽的跳槽,改行的改行,换电话的换电话,丢手机的丢手机。。。
十分羡慕待在老家的朋友们,朋友一生一起走。。。
温暖的友谊丢失了,接着就是在北国要过的第一个冬天,在她兴奋而恐惧的盼望中如期而至。
零下17度。
雪满长安道。
那些温柔的飘雪,是她来京前唯一向往的美丽。
终于见了,不枉我爱你一场!她竟如和神交已久的好友初见。
街上行人竞从容。她不知内里有乾坤。
一件、两件、三四件,层层叠叠的毛衣全上身,也还是身怯寒风。
漫长的冬,让她不由得同情起街边那些,为节能而秃光的树干。
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某南方人用了至少三个寒冬,才明白了在北方冬天生存的如下道理,请你不要笑她。
里面一件保暖衣加一件毛衣,外加一件厚重羽绒服或棉衣。进入暖气屋,脱掉外套即可。
帽子、围巾是断不可少的。据说头部、颈部散失全身热量之50% 。
手套要双层的。
市场有厚袜子卖。
5、出门无夏。包里永远放件长袖衣以应付气候突变。
寒来暑往也。
东风吹柳日初长,春尽。
十里荷香销晚夏,虫叫。
萧萧初逢秋叶黄,果熟。
最多时,下级有8个人在做。
升级后,公司的培训内容增加了不少。
可问题又来了,若想继续冲,基本条件是团队每月业绩须达到不菲的硬性指标。
要命的是,8个宝均是兼职玩票;自己手头根本没有绩优可发展人脉。
就在苦撑死挨了一年零两个月后,她终于,黯然走下了这个曾经承载华丽梦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