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昨天发布了一篇文章,叫《真实世界里的知识》。这篇文章里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在平常学习中最珍贵的东西恰恰是那些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用原来的理论解释不了,却不能忽略。”然后,他引用了医学实践的一些具体案例来说明。这让我用到了自己的教学反思上。
教师这个职业和医生这个职业有一点相似的地方,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人群给出解决方案,只不过方向不同,后果的严重性也不同。如果医生诊断错了,开错了药,或是耽误了治疗,很可能立即就会得到一个负面的后果;但是教师如果教学方法错了,讲的知识错了,通常不会立刻显示出来。但是,如果整个教学环境和状况都是有问题的,那么会对大量的人有深远的影响。
谁也不会否认,教师的经验很重要。教学时间越长,教学实践越多的老师,从概率上来说,教学质量会更好。因为他们对教材的熟悉度很高,在长期的反复讲解教材过程中,自然会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对于教材中哪些内容需要讲深,哪些内容需要一带而过,更有分寸。相比之下,教龄短的老师看懂教材没问题,讲得比较明白也可能没问题,但是把握不好节奏。要么就在一些学生会困惑的地方讲得不够细致,表达不够准确,要么就在浅显的内容里停留太久,显得拖沓啰嗦。
我记得自己刚教托福的那一年,教学的时候总是逐字逐句的翻译,翻译透了,就觉得学生明白了。可是学生做题的时候还是错。我就着急上火,怀疑学生们没有认真听讲。等到反复磨了十多次课,教材也吃透了,才发现有很多更重要的内容没有讲透彻,而翻译却是次重要的,甚至对有些学生而言,最不重要。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侧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些是词汇,有些是语法,还有一些是逻辑。有些是知识储备足够了,但是心理准备不够。所以,教师要求的不只是专业知识领域的熟稔,还需要心理学方面的钻研,理解学生。
但是,我们也常常会发现,有些教了几十年的老教师,一上课学生就睡觉,说不上讲得不好,但肯定谈不上好。前几天还听我一个学生说,他们学校一个教了八年的老师被所有学生投诉,被迫下岗了。我就很好奇地问,这位老师既然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为何还会被学生投诉呢?孩子告诉我,那个老师讲英语课,从来不说英语,发音也很奇怪。他曾经提出过建议,老师却并不理睬。这就是“僵尸老师”了。
“僵尸老师”是我给那些专门描述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不看其他书籍,并且从不进行教学反思和认知升级的教师取的外号。美国的教育专家Marva Collins的名言很有启发性:“让一群除了教科书以外,再不会读别的书的人来当老师,再没有比这更荒诞的事情了。”作为知识的传递者,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并且保持一直阅读学习的习惯。他们应该比任何群体都读更多的书。这样他们才能拥有更高的视野,更宽的胸襟,和更厚的底蕴。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教师们才能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旁征博引,利用各种其他学科的知识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丰富有趣。反之,就成了和尚念经。
教师的悟性其实就是在大量阅读和大量教学实践之后,根据学生反映和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所获得的。悟性并没有多么高深莫测,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有些教师对教学很有热情,无论遇到什么基础和性格特点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地不断尝试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可以跟小朋友讲故事,也可以跟大学生谈古论今。
真实的教学世界是极其复杂的,并不像外行人看起来的那么风平浪静。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们自身素养的提高,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愈发严格。未来的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性化培养导致他们不再如过去时代的学生一般对老师言听计从,而是会用审视的眼光看待老师。他们需要老师专业,风趣,拥有卓越的教学技能和强烈的责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