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道、佛法、真理。
我们的文化是建立在显性知识上的文化,一切知识都如那指月之指。
前几天,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这又是一剂富国强邦的强心剂。
对于像飞机(特别是大型客机)这样高度复杂的产品,其产品开发的关键不是对某种单项技术的掌握,而是综合各种技术的能力。这种综合体现在飞机设计的总体方案上。
但是,先别急着高兴。
目前商飞采用的是“主制造商与供应商模式”,这种模式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波音空客也是这种模式。但是我们与这两家有很大的区别。
虽然波音把一些研发甩给日本等国,但是波音之前飞机的所有部件都是自己做的,产业链曾经在自己手中,只是因为成本原因现在不自己做了,但是能力从来没有中断过,他们有技术和能力去协调供应链,波音就是供应商的老板,供应商就是供货的,恐怕这点商飞还做不到。商飞很可能有时不得不听供应商的,因为我们懂得不多。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局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经验。
技术包括两种性质的知识:一是显性知识,二是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原理性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隐性知识及其衍生出来的各种诀窍和操作细节,获得的途径只能是经验,即只能从实践中学习而来。
——瞭望智库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
他在对人类知识的哪些方面依赖于信仰的考查中,偶然地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这种信仰的因素是知识的隐性部分所固有的。
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
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会有一种对事实强烈的感觉,但就是无法言说。
在大飞机的制造过程中,我们虽然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原理,但是原理的具体应用以及在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
脱离了具体的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对于隐性知识的领会,我们的知识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虚浮。
在教育系统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
我们的学校教育向来是不注重实践的,大部分的教育方法都集中在如何提高书本知识传递的效率上。
学生的显性知识与他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其结果就是,培养出了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
比较夸张的例子比如前几年“不会剥鸡蛋壳的大学生”、“中日小学生夏令营”。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有所好转,家长们对于孩童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意识开始增强。
但是,在学校系统中,对显性知识的过分关注以及对隐性知识的忽视现象仍然非常严重。
关于隐性知识,可以举几个例子。
比如一个拉面师傅怎样才能拉出很细的面条,这些技巧蕴含在他的动作中,但要他说出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一个熟练的建筑工能够凭借经验向石灰中加入合适的水量。
一个高超的摩托车维修工能够通过听引擎的声音,来判断摩托车哪里出现了问题。
小孩子在无意识中学会了说话。
这些无不是隐性知识的证据。
而显性知识,作为人类知识的载体,在社会进步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会存在着一些乌龙。
邯郸学步不成,反倒忘记了走路。正是因为走路中包含了隐性知识,不是简单的机械模仿可以学会的。
历史上最有名的显性知识失误,非“纸上谈兵”莫属。
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赵括如果放在现代,就是典型的学霸型学生,对于书面知识的掌握程度非常之高。而这仍然避免不了他的失败。
兵法属于战争中的显性知识,具体的实战则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融通。
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为知此事须躬行。说的正是实践中习得隐性知识的道理。
这个世界本质上是属于行动者的。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行动科学”对这个论点有比较深的阐述。
科学理论总是在理想环境下起作用,而实际的问题则处于一个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状态下。事实上,当人在行动时,更加依赖于隐性知识和隐性的推理。
“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行动先于思考,之后再进行及时的反思,可能会反过来发展我们的认识。
通过对于隐性知识的思考,能够对于知识和学习进行重新的定义,同时,也能解答我们的一些困惑。
知识,即世界的本质,仅从文字、图表、数字等显性知识中是无法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