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全是判断句浮着,没几个推论环节。人文性本身就是承载工具性的工具。一句显现这人文性色彩的语言,它所隐含的信息是通过人文性的语句传递出来的。其实,这俩就是一个。例如,一个女生脾气火爆,今天恰好有一件事情惹到了她,她走进教室,一个同学跟另一个同学小声说:“孙二娘来了。”——这句话有人文性,但是,在人文性的深层,是承载着一个信息,并通过这句话传递出来的,站在信息可以被传递出来的角度看,那句说出来的人文性的话的功能,就是工具性的。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指在同一句话里,这两个性质共时显现。根本不是各自站一边,然后凑在一块。但是,最终目的,是通过人文性作为工具,把信息作为另一个层次的工具顺利传递出去。只要涉及到人文性,它本身的一个特征必定是工具的。因为无论怎么样人文,最终是要顺利而彻底地地传递某种信息。
没有不带工具性的人文性。
就语文学科来讲,工具性是根本,因为人说话,或者一切关于语言的东西,最终是为了传递。只不过,这种工具性是两层,第一层:用人文性做载体的,作为工具的人文性。这是说人文性的本质目的。第二层: 信息能得以顺利、彻底地被传递。
第二层说的是,这个信息能被“语文”这门学科的功能传递出来。大概其就是这个意思。
同样一个信息,用党政公文形式也能传递,但是,作为语文学科,它要“通过”一个载体(人文性)做媒介,然后传递。所以,就看谁能用好人文性,其目的是,把信息传递出来。所以,语文学科,但凡强调人文性,深层必定跟随着其自身作为功能而存在的工具性特征。越强调人文性,越是在重视它自身的工具性功能——顺利、顺手、彻底、形象、深刻、明白……地去传递意义。
但是,反过来,强调工具性,其实是在强调达到信息传递的这个目的,也就是说,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你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所以,人文性是方法的,工具性是目的的。而且,这门学科越是能够自立,这两个“性”越要共时显现,不能各干各的。人文性是语文的底色,语文是要通过这个底色,以达到信息的以这种特征的传递的成功。语言信息传递的方式很多种,但是,只要是通过人文性的色彩去达到信息传递这个目的的,就是语文学科要干的事。人文性色彩越浓,它的工具性特征越显著。只不过,这个工具性是被人文性裹挟着共时呈现。
语文学科,是让人把话说的更有效,属于“表达”效果。如果再往前跨一步,那就是文学性了,那就属于“表现”效果。而语文学科要在“表达”与“表现”这两个概念之间权衡,左一点点,后果是——人人都会说话,不用你教(功能没起作用);右一点点,后果是:这个人不会说人话(文学性过强,失去现实交往的功能)。
语文学科的纯粹属于学科本身目的的(先忽略意识形态等目的),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语言交往的效果的学科。他用一句话,你也用一句话,要求两个人同样要去达到某同一个目的。他这句话说出后没达到目的,你这句话达到了目的,你的语文能力强。强在哪?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做得好。怎样才叫“统一的好”?——外在看,全是人文性,一分析内在,全是工具性,而且,这种工具性完全不被人第一时间(共时地)意识到。一方自身就已经具备对方————一说“工具性”,必然就在说着“人文性”,反过来也一样。最高级的境界就是——其实就是同一个。所以,抛开他对韩军的课例的具体评价之外,他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识,属于傻逼认识。
他尚站在“统一”的门槛之外大嚼嘴里想象出来的炖肉。关于“统一”,就记住一点: 绝不是两个东西互为外在地存在着。例如,一辆汽车的各种零件的完美配合。这属于统一么?不属于。一辆完美的汽车,它的统一性,在于大规模机械制造前提下,相关各种学科的有机关联。
人文性和工具性本来就是一个。为了事后便于理解,做分开理解。一如天人合一,不是说天和人两个东西凑在一起,它本就是一个东西,只不过便于理解,要分开说。但是,人们把事后的分开说这件事,做了还原论的理解,以为是俩加一块了。1+1=2,但是,2,绝非就是必须1+1才能达到。0.9+1.1=2,因为1+1=2,
所以,2,等于1+1。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其实,所谓二“性”不可分割,连“分割”这个词,都不能在思想中出现,就是一个。还原论,在语文学科害死人。
一般人,先看到的是1+1,但是,语文要求先看到的是2,属于目的论。格式塔也是这个思想。只要把分析当做达到了目的的方法,准完蛋。维特根斯坦说,“要学会过河拆桥”————能上去,但是,绝不能按原路回来,按原路回来准错。这个 2,是目的。追求的是一下子就要到2,这个2,不能从1+1一步一步推出来。先从整体下手,所有的局部便都显现出了意义,但是,如果先从局部下手,每一个局部,都毫无意义,而且,也不知道要攒出个什么东西出来。目的是整体。
看这图,你判定这个图是什么?是不是猫的两只爪子?但是,对这个局部的意义(猫爪子)的判断,你是什么从什么逻辑现在的前提下得出的判断呢?一定在这张图里,你先看到了“整体”(猫)。然后,你才确定无疑地判断出这是一对猫的爪子。但是,如果你对整体(猫)毫无概念,那么,这张图也就没了意义。也就是说,你无法通过局部的无限组合,凑出一个现实的整体并被你理解。所以,语文学科,前十几年,提出讲课文要按照:整体——局部——整体,这个流程干,绝对没问题。它是真理。真理的意义在于,人们忘记了它是作为真理而存在着——化为了人的日用而不知的习惯。——说明真理的彻底性。那么,这个“整体”怎么才能事先达到呢?这就是关于人与人的层次不同的问题了。再往下讨论,就要涉及到人对世界的把握,每一次进步都是一跃而成,两个层次间,没有梯子,靠的是一跃。是蹦出来的新世界。所以,维特根斯坦说和海德格尔都强调——按照原路就能达到一个新境界,是不可能的。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以解释牛顿物理学,但是,牛顿物理学绝不可能解释爱因斯坦。——这不是一路地逻辑发展,自然而然地达到了爱因斯坦。海德格尔强调的是——向虚无一跃————另一个世界才会出现。而那绝非是桃花溪上的人所能领会的。注意:两个层次间不可能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例如,很多老家伙们读一辈子书,照样是背公式的匠人。
你看古代神话作品去,从这个层次跑那个层次上去,中间全都必须有一个梦幻般的节点。这个节点,就是“虚无”,是第一个层次的人所看到的虚无。水帘洞,为什么洞和外面之间有个瀑布?常人会水平方向撞向水后面的崖石么?意义全在常识之外。此类情节,在神话中或者在巫术传说中很多很多。成仙的那一刻,是没有另外一个人真切地看到的。那么,所谓的“成仙”,就是那跃向虚无的那一瞬的象征的意义。一切此岸(低层次)的诸多难以化解的难题,在通向彼岸的那一瞬,全都不是问题了。古人飞翔的难题,现在还是问题么?飞翔的问题,已经成了生活中最稀松平常的不被人注意的事。境界的那一跃,不是一步一个脚印累计起来的。借用别人的一句话☞凡是真正的选择,就不可能完全地凭理智作出。
没有一句话点醒,读的所有的书,都是等值排列在脑子里,通过一句话点到敏感处,才知道自己读的书的某个环节意义巨大。这样的读书人,就是滞者,读再多书也没用,由他自己去发动,他是看不到任何意义的。一点体会。大书也就读出个印象就成,想通彻是不可能了,只要别人一说某个东西,能瞬间记起谁涉及到过,并能快速找到页码,就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