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清水一点通 日更的第 140篇,希望能帮助到你。
在简书上讨论这个话题,其实有些班门弄斧,权当是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开始有了成长焦虑,大家都在英语、写作、职业技能上发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准备。
特别是写作,有越来越多的大咖在各种场合提及,日更、周更的作者比比皆是。
这里,给那些还在门外徘徊,犹豫要不要开始的小伙伴打打气,写作提升的不只是文笔,还有下面这些红利:
1、形成有效的记忆逻辑
这个我在前文《日更100天:写作到底能带来什么?》有过一些描述,在读了一些科学文章之后,有了一些新的收获。
我们的大脑在知识记忆层面,可以说是一个大的数据库,需要对应的提取指令调出这些数据,比如你看到月亮,可能不会想到很多东西,但一旦看到月亮,又提示关键词“李白”,就马上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就是设置了一个提取指令。对于终身学习者来说,一边学一边写,能够为知识梳理出清晰的记忆逻辑,比如设置关键词、记住经典案例(相比抽象的概念,案例更容易被记住)等就可以帮助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形成完整的思维逻辑
在经历过的学习阶段,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听课的时候、看书的时候都挺明白的,但是只要考试或是给别人讲解的时候,就发现其实有很多知识点自己并不是很清楚,经常需要翻阅书籍或是请教别人。
这就是学习过程中的刺激点,人们总是倾向于记住易于理解、善于理解的东西,对不容易理解的东西有天生的漠视感。可是,考试和给别人讲解是受外部影响的,所以一碰到就会暴露自己的知识缺陷。
可是,考试和给别人讲解不会天天有,而定期写作自己可以控制,把知识换成自己的语言梳理一下,由于要自圆其说,就很容易知道自己的知识漏洞在哪,便于查漏补缺。
3、形成丰富的思维模式
自己的写作方式是非命题式的,可以有比较宽泛的体裁选择和表达方式,这样就能让自己掌握多套思维模式。比如知识类文章可以用归纳总结的模式;热点新闻类文章可以用知识说明或事件类比的模式;电影热剧的文章可以用文艺评论的模式等。
思维模式一旦丰富,就能迅速提升自己的写作类型的维度,相当于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写作“武器库”,除了以备不时之需,还能够在文章中进行编排重组,让内容更丰富,让读者更能够领会自己的想法。
这里面还有一个隐形的红利,就是当你写作的文章需要创新时,就可以进行跨界或混搭的模式,比如用散文的方式写电影评论,往往能够取得神奇的效果。
当然,这一切的起点,还是要行动,如果你已经开始动笔了一段时间,肯定会有更深的体会。
讲干货,上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