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27,尽心章14-19》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也。‘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文王也。"】
今天是戊戌年己未月戊申日,六月初三,2018年7月15日星期日。
貉稽,是人姓名,音磨叽mo4Ji1。
理,是赖,仰赖的意思,"不理于口"就是"不能得以仰赖于众人之口(以使声誉显扬)",不得此正向的仰赖,可知所得者必为负面的诬毁;理的第二个意思是"顺","不理于口"犹言"不顺于人口"。
貉稽说:"我被人说得很坏。"
孟子说:"无伤也。"孟子说,没有关系。
"士憎兹多口。"有两种解读:
1,士人便厌恶这种七嘴八舌。"憎"是厌恶的意思。
2,士人总是会受到七嘴八舌非议的。这个解读认为"憎"是"增"字的笔误,所以解释为增益的意思。我取此义。
貉稽说,人的声誉显扬,根本上仰赖于众口,我却每每遭受人们的讥笑毁谤,众人之口对于传播我的声誉没有任何帮助,我该怎么办呢?
貉稽的倾诉,未免有怨天尤人之意,属于不知反求诸己。
孟子的回答,因病而药。孟子说,不要把心思放在这些地方。这些讥讽毁谤,对于一个士人来说,没关系的。
为什么?
首先,毁誉由人。舌头长在别人嘴里,你指挥不了。我们不能要求或者操纵他人的言论。既然如此,最好的策略就是放下。打嘴仗,搞笔伐,为了一己之誉耿耿于怀,属于本质没搞透,策略没搞定,这心性、这智商,能有啥出息?
其次,搞清定位,即对自己的身份认知要足够清晰。"士憎兹多口"的"士",指的就是身份认知。
士,就是肩负职责,担当使命的人。
人之一身,一生之中,身份是多重的,但需要为自己确立一个最为本质的定位。什么都想要就什么都不是。前一章,孟子讲"当务之急"就已指出聚焦战略的重要性。"什么都要"在任何领域都是大忌。
《大秦帝国》有一个桥段,卫鞅质问郿县县令赵亢。卫鞅说,身为秦国第一县令,就要讲职责,讲法度,这是你的本质。可你赵亢又是怎么做的呢?不行政事,唯务虚名,周旋于世族厅堂,将官场当成名利场,致使国法效尤,政令不通,疲民滋事,世族抗法,新老国人势成水火,秦国最富庶的郿县,竟被搞成了烂泥塘。你既然做官,便得忠于职守,否则,便是尸位素餐,便是亵渎公器。这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事,这是死罪。赵亢伏诛。
这一段,促人深省。
再看张居正的讲解。张居正先生被誉为天下第一宰相,实务彰彰,同时又是两代帝师,学养渊富,所以,不比宅在家里死啃书本的学者,他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人,也是最有资格谈这个话题的人。他说,一旦成为士,就要正视现实,什么现实呢?理想不一定实现的现实。正视现实不等于放弃奋斗,所以,只是正视,但又不能因此放弃为理想奋斗的行动。
这是令人信服的道理。为何?孟子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短命也好,长寿也好,我都不三心两意,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曾国藩说:"但问耕耘,莫问收获",说的都是同一个理念,就是不能抱着功利之想,若以为只要修身进德就一定能扬名利万,这是生意思维,不是真的修身进德,换言之,不能是利益驱动,必须是使命驱动。使命驱动就是认准定位,好赖都认账。如果只是见利必趋,见害必躲,表面上看起来是明智的聪明人,实际上就是无命可立之徒而已。
进一步而言,更现实的现实是:就算德高望重了,也不能保证不兴毁谤,甚言之,德高望重者比之常人更易成为讥讪毁谤的目标。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举了两位圣人为例。
孔子是圣人,但在当时,上下无交,时常遭受谗毁,有人讥笑他栖栖遑遑,为了功名利禄四处游说,有人笑话他,笑他奔走列国而累累无依。晏婴否定他,武叔蔑视他,桓魁要杀他。《诗经》上说:"烦恼沉沉压在心,小人当我眼中钉。"孔子就是这样的人。
文王是圣人,但在当时,有人忌讳他的文明,有人谩骂他的柔顺,被诬陷被囚禁,《绵雅》上说:"不消除别人的怨恨,也不失去自己的名声。"说的就是文王。
依着文王、孔子这样的圣人,尚且遭受这般毁谤,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修养够不够到他们的境界呢?由此可知,要问也只问一句:"孔子是人,文王也是人,同样是人,为何不能成为孔子、文王?"把焦点转移到自身学养功夫上,就没工夫再为别人的讥笑毁谤焦虑了。
提起自己的志向,放下别人的言论。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