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文章中讲过,面对疫情,中国从本年3月份开始个地市政府陆续出台消费券发放政策。
相信伙伴们也都听说了,在经济面临巨大危机的无奈之下,上个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包括给民众每人发放1200美元,总额超过了5000亿的救助方案,特朗普还一定要求在支票上加上自己的签名。
跟风发现金的还有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
这个消息一出,国内不少网友都是羡慕不已。
同样面对疫情的无差别打击,中西的对策如此不同?中国政府不给老百姓发放现金呢?
因为这里面既有经济上的算计,也有着文化上渊源。
首先,各国的消费方式不同。
由于有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庇荫,一般美国人并没有许多现金在身。
之前美联储做过一项调查,发现美国40%的家庭,都拿不出400美元的应急费用。
所以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借钱消费是一种常态。
突然的经济停摆对这些钱包瘪瘪的美国人来说,真的是要命的。
在中国:
中国人则比美国人要稳健得多,除了一些打短工外,大部分人都会为买房、教育、医疗存钱以备不时之需。
中国人民的储蓄率一直在45%以上,依旧保持着全球最高水平。
短暂的收入断流一时还不至于致命。
设想一下,如果给美国人民发钱,那么他转身就到超市购物了。
但是如果给中国人发钱,中国人可能把钱存到银行去了。并不能很好地促进消费。
其次,发消费券的方法,在中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杭州市开始大批发放消费券后,第二个月就出现明显反弹,效果非常显著。
当时浙江省委政研室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消费券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达到1:1.3,是直接发放现金的2倍。
尤其是对旅游业的促进,政府每发10元旅游消费券,就可以带动近300元的消费。
而如今,截至2020年3月29日,杭州的第一批消费券已经拉动了4.53亿元的消费。可以看出消费券确实对当地会有短期的明显刺激作用。
另外,发消费券,也依赖于良好的“数字基建”。
比如纸质消费券在发放过程中容易出现转卖现象;真假难辨,必须采用防伪技术;
整个周期持续一年,需要上百名管理人员来负责回收实物券……
杭州主政者当时就设想,如果能通过技术让消费券入市民卡就好了,这样既可以节约印制成本,也简化了发放流程。
而如今,这个设想的升级版已经实现。
杭州数字消费券领券使用效率达到70.2%,效能提升上百倍,满意度也成倍增加。
电子消费券席卷全国,依赖于我国的电子化支付超高的普及程度。
关键之一便是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以及中国银联的云闪付APP。
而在美国,人们更习惯使用信用卡,移动支付普及程度低。
如果要发放电子消费券,他们缺乏拥有庞大用户基数、贯穿商家和消费者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电子化消费券,反过来辅助了国家精准施策。
可实现“一城一策、按需定制”、“灵活可调整”、“公平可追溯”,从而极大化地避免消费券变为储蓄,扩展其“乘数效应”。
这些数据,对于政府精准的收集特殊时期的经济数据,相应精准施策,都是非常重要的。
先讲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宰相叫管仲。有一年齐国发生大旱,老百姓流离失所,齐桓公就问管仲:“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管仲回答道:“大王,您的宫殿看上去挺旧的,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修宫殿。”
听到这个回答,齐桓公很吃惊,心想管仲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
管仲解释道:“遇到天灾,老百姓无法务农,而修宫殿可以从国库拨款,雇佣外面那些穷困的老百姓,如此一来,宫殿建成了,老百姓也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不需要挨饿了。”
再看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一张满40元减10元的消费券,中国是政府付出10元,消费者付出30元,美国政府则需要全款支出40元。显然,同样的预算,消费券可以惠及更多,撬动更大比例,让经济活跃度更高。
展望
5月14日上午,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数字消费券助力中国经济“疫后”重建》报告,指出数字消费券可作为常态化政策选项,应当确立消费券发放的国家标准,以确保消费券发放效果的最大化。
也许,消费券应该作为一项政策工具进行下去,发放时间可以更长、力度更大,重点稍微向帮扶小店上倾斜,让更多消费者和小微企业受益。
“天天有券、天天领券”的日子,或许正在来的路上。